中经评论: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

2024-07-05 06:5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日前,《稀土管理条例》公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以此为契机,稀土产业将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水平,以产业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和关键战略资源。顾名思义,稀土是稀缺资源,不可再生,应用价值却很高,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新材料之母”。因为具有优异的磁、光、电等物理和化学特性,稀土在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等行业尤其是高新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战略性基础材料。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迅猛发展,稀土的市场需求也水涨船高。

  稀缺资源,更应重视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是稀土大国,在稀土资源储量以及稀土生产、应用、出口量等方面均居世界首位,多年来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满足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但我国并非稀土强国,且稀土资源优势逐渐减弱,存在产业结构不优、龙头企业不够、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不高、高端应用不多等问题,特别是在工艺绿色化、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方面有待提升,行业秩序亟待进一步规范。

  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多年来,行业常说“中国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却卖出了‘土’的价格”。归根结底是因为此前我国稀土行业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落后,且私挖盗采、违规生产、非法买卖等现象屡禁不止,导致出现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等问题,造成稀土产品价格低迷,未体现稀缺资源价值。这不仅要求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倒逼行业加快优化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质量,强化高端应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稀土行业也应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持续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培养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另一方面,加快发展高端应用产业,促进稀土材料高值化利用,提升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保障能力,培育稀土在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海洋工程等重点领域应用,推动稀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要有适应稀土产业全球格局变化的考量。多年来,我国稀土资源消费量巨大,在全球总储量中的占比逐渐下降。与此同时,缅甸、越南、丹麦等国家和地区陆续发现大量稀土资源,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纷纷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联盟,寻求多元化稀土供应市场。在此背景下,我国更应加强稀土行业规范化管理,推动资源保护性开发、绿色化发展、高质化利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和应用产业合作,引导外资投向稀土环境治理、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和高端应用及器件制造产业等领域。(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鑫)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经评论: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

2024年07月05日 06:5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日前,《稀土管理条例》公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以此为契机,稀土产业将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水平,以产业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和关键战略资源。顾名思义,稀土是稀缺资源,不可再生,应用价值却很高,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新材料之母”。因为具有优异的磁、光、电等物理和化学特性,稀土在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等行业尤其是高新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战略性基础材料。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迅猛发展,稀土的市场需求也水涨船高。

  稀缺资源,更应重视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是稀土大国,在稀土资源储量以及稀土生产、应用、出口量等方面均居世界首位,多年来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满足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但我国并非稀土强国,且稀土资源优势逐渐减弱,存在产业结构不优、龙头企业不够、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不高、高端应用不多等问题,特别是在工艺绿色化、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方面有待提升,行业秩序亟待进一步规范。

  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多年来,行业常说“中国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却卖出了‘土’的价格”。归根结底是因为此前我国稀土行业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落后,且私挖盗采、违规生产、非法买卖等现象屡禁不止,导致出现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等问题,造成稀土产品价格低迷,未体现稀缺资源价值。这不仅要求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倒逼行业加快优化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质量,强化高端应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稀土行业也应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持续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培养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另一方面,加快发展高端应用产业,促进稀土材料高值化利用,提升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保障能力,培育稀土在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海洋工程等重点领域应用,推动稀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要有适应稀土产业全球格局变化的考量。多年来,我国稀土资源消费量巨大,在全球总储量中的占比逐渐下降。与此同时,缅甸、越南、丹麦等国家和地区陆续发现大量稀土资源,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纷纷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联盟,寻求多元化稀土供应市场。在此背景下,我国更应加强稀土行业规范化管理,推动资源保护性开发、绿色化发展、高质化利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和应用产业合作,引导外资投向稀土环境治理、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和高端应用及器件制造产业等领域。(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鑫)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