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有网民发视频称,在安徽芜湖某黄金回收店遭遇“鬼秤”,约31克的黄金,店内称重不足16克,按照每克546元回收。6月1日,芜湖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查明,该店使用加装芯片改造破坏其准确度的计量器具从事贵金属回收贸易结算;在收购贵金属经营活动中未保证商品的量值准确,拟合并顶格处以罚款22000元;拟将该店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6月2日光明网)
所谓“鬼秤”,即通过加装芯片或其他技术手段改造计量器具,使其失去准确度,从而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鬼秤”一般只出现在菜市场里,如今黄金回收店也开始玩“鬼秤”缺斤短两,确实让人触目惊心。毕竟,黄金作为贵金属,交易过程中的准确计量尤为重要。任何对计量器具的非法改装,都是对市场公平交易原则的严重破坏。
在这起事件中,当事人售卖的约31克黄金,在店内称重时却不足16克。按照该店每克546元回收价计算,直接缩水了8648元。这种明显的缺斤短两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极大侵害。
在警方的介入下,事发当晚,当事双方自愿达成赔偿协议,签订《投诉调解书》。店家补足举报人损失金额8648元,并按损失金额两倍赔偿17296元给举报人。现在,当地对涉事金店给予2.2万元的罚款,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
尽管是“顶格罚款”,但不少网友仍然不满意。试想,如果店主得逞,当事人就直接损失了8648元。那么,该店经营了多久?坑了多少人?违规获利多少?如果算得清楚的话,区区2万多元的罚款,在违规获利面前可能是小巫见大巫。而且简单算个账,他们只需要坑几位消费者就能赚回罚款,这样的力度很难遏制商家违法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