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四梁八柱”

2024-04-15 07:27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筑起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四梁八柱”

2024年04月15日 07:27   来源:广州日报   麦均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上述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地指出三地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和战略意义:通过推动粤港澳三地深度协同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意义重大。为此,笔者锚定大湾区新定位,分别从“人才、基建、民生、产业”四个维度系统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夯实专项政策“人才之基”

  “通”评价标准,“谱”人才流通新乐章。贯通评价体系,协同人才认定,破除人才自由流动的藩篱。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特殊背景下,粤港澳三地具有不同的人才评价体系。例如,香港和内地的法系不同,香港的律师于内地执业仍需再次进行相关考试。不同行业对人才的认定和执业限制在三地都有不同的认定,跨界协调体系有待发展。对此,政府可以牵头组织相关行业探索资格认可、考试互免、开放执业限制等创新的政策衔接机制,进一步建立人才需求清单、资格认定清单、准入负面清单,逐步推进人才职业资格、人才评定标准互认,从而实现“一地评定,湾区内互认”,促进大湾区内部人才的自由流动。

  “构”产学研平台,“创”本土育才新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共建育才平台,探索综合人才培养新路径。湾区内部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衡。香港基础科研能力强劲,可成果转化能力未能充分释放。广州和深圳具备充足的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是科技应用的前沿阵地,然而区域性合作的科技大项目偏少、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相对较弱,配套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在此背景下,湾区内部的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回应企业迫切的生产需求,产学研存在脱节。

  首先,推动优势资源对接,发掘协同潜力。在专业细分领域推动科研项目的有效对接,为粤港澳教育资源共享提供平台载体;同时继续推进粤港澳交流示范区,建立区域性的专业合作平台,探索优势资源的沟通机制;其次,提倡企业需求导向,实现精准培养。联合多地高校开展新的培养模式,进行跨地区、跨学科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环节合作贯通、深度融合,推进人才协同创新。总之,应着力在大湾区内部已有的资源优势基础上架起桥梁,打造出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长效机制。

  垒好互联互通“基建之台”

  “织”交通网络,“绘”要素流通新愿景。布局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是保证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体系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未来,粤港澳三地应继续以建成湾区“1小时生活圈”为导向,不断推动大湾区交通融合、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走实走深。一是保障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提高综合发展水平。预计到2035年,广东将全面建成发达的快速骨干网、完善的普通干线网、广泛的通达基础网,全面实现“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建成交通强省。二是落实规则机制的“软衔接”,构建大湾区交通营运服务体系。粤港澳三地应继续大力推进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逐步实现一张车票、快速换乘的湾区轨道“一小时生活圈”,争取在交通维度的粤港澳深度一体化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布”科技之局,“筑”信息交汇新支撑。推动5G网络、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是信息科技引领地区建设、推动社会生产力变革的新方向。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提档升级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推动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的建成,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已初具形态。但与相比于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发展,湾区的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与应用广度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不妨采取三步走。一是顶层设计前瞻布局,做到“理论新”。在建设数字湾区的规划阶段,适时导入数字化、信息化的新理念、新技术,打造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为一体的湾区新图景。二是设施载体健全完善,做到“设备全”。大湾区拥有多个世界级的超算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完善先进的数据中心、云计算、区块链等设施和平台。未来,仍需要进一步强化数字和信息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链条。三是应用实效持续优化,做到“用得好”。要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大湾区建设发展目标,强化数字新基建的应用实效,以不断涌现的新应用、新示范激励形成持续不断的建设发展热潮。

  立正民生所需“服务之柱”

  “联”社会福利,“促”交融互通新发展。打通福利跨境,提升配套服务,增加港澳居民来粤的内生动力。粤港澳三地均有完整的社保制度与医疗保障体系,但跨境不兼容。具体来说,目前虽然广东省在参保方面开放了限制,但本地参保的福利待遇跨城市无法享受,相关的信息档案也不互通。

  要解决该问题,在原则上,坚持“钱跟人走”“无财政负担”的基本准则。尤其是医疗和养老护理服务方面,要突破一直以来福利提供的“属地原则”,打破传统的政策思维。在行动上,探索交融互通、深度协同的衔接政策。一是大湾区内地各市设立“跨境养老示范基地”、鼓励香港从业人员到内地工作、协助现有国营和民营养老机构改善服务质量;二是各地银行和政府机构合作探索福利金的跨境支付体系,商讨账户开设、汇率和手续费等问题,简化异地支付流程、减少转移成本;三是为三地的医疗资源和养老机构设置认证机制、兼容不同的医疗服务政策。加强港澳居民在粤安居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的保障,提升整个湾区内部的包容程度,激发湾区内部的经济活力。

  “促”宜居宜业,“构”优质生活新引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一是促就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分享共建。一方面,建立统一的工作、生活等资讯平台,打破相关职能部门间信息不畅、资源不通的现状;另一方面,为来粤居民提供就业、创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提高行政效能产出,建立促进港澳居民在内地城市发展的协调机制。同时,应加强建设大湾区区域级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以此推动港澳居民创业扶持政策,吸引港澳青年来粤创业。二是优生活,推动相关服务的对港合作。内地的医疗、教育资源紧张,康养、养老等产业相对起步较晚,可以积极挖掘香港在医疗、康养等方面的产业优势,支持港澳相关机构到珠三角来扩大市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性医疗、康养等中心,满足内地庞大的需求,共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架牢优势互补“产业之梁”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形成以协同共建为目的的大湾区发展协调机构。该机构的成立和运作,应保证其在“一国两制”的框架内,承担跨市协调的职能。机构主要负责大湾区的规划、产业布局等顶层设计、宏观发展的问题,明确“9+2”各市具体的合作重点和各自的产业分工与发展定位。

  二是保障协约灵活,签署以地区开放为导向的城市间协约。重点聚焦于开放共同市场,统一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利益协调兼顾和补偿等瓶颈问题。

  三是借鉴先进经验,探索以合作共赢为驱动的发达城市群的成长路径。一方面,可以将现有的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扩大到整个大湾区11个城市,全面提高大湾区金融、产业、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大湾区内全部或大部分进出口商品豁免关税,实行贸易自由、金融自由、投资自由和物流自由等优惠政策。

  四是贯通产业上下游,构建以利益共享为特色的产业价值链。一方面,珠江东、西岸应分别打造高端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和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另一方面,广州和深圳应当加快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与珠江西岸和东岸其他城市的制造业形成良性互动。此外,香港和澳门应当对服务业进行内部结构性调整,以更好实现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融合与衔接。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