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被刷5000多元 免密支付不能“免问”

2024-04-01 08:44 来源:扬子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莫名被刷5000多元 免密支付不能“免问”

2024年04月01日 08:44   来源:扬子晚报   李英锋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通的‘免密支付’功能,直到手机频繁收到账单提醒,才发现平台账号被盗,对方通过‘免密支付’消费了5000多元。这种事关会员安全的操作提示应该设置在明显位置,不能让消费者糊里糊涂‘被免密’。”近日,山东青岛市民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账号“失窃”的经历。(3月29日工人日报)

  与李先生一样,稀里糊涂地吃了免密支付暗亏的消费者大有人在。一些消费者的免密支付账号被盗刷,暴露出免密支付功能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隐患的背后,则隐藏着消费者在不知情、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免密”等问题。

  一些服务平台(如租借充电宝、租借共享单车、酒店信用住等)一旦被使用,就默认开通免密支付,并在客户选择相应的支付渠道后授权商户自动扣款。一些网购平台的免密支付功能设置在付款界面,以小于其他说明的字号提示“是否开通‘免密支付’功能”,有的甚至是“默认开通”。还有的平台,通过“立减”的方式诱导消费者开通免密支付功能。

  此外,用户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开通“付款码”的同时,就默认同意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对比鲜明的是,免密支付开通容易取消却难,取消往往需要多步操作,如果消费者不好好做做“功课”,难以准确顺利地找到免密支付的退出路径。

  免密支付既是一种支付方式,也是一种消费选择的方式。相关平台或商家无论是默认开通免密支付选项,还是未以显著方式告知、提示消费者开通免密支付的相关信息,抑或是诱导、误导消费者开通免密支付,均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对免密支付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应该在正视问题的基础上予以规范、引导。免密支付不能“免问”“免告”,而要规范免密支付,除了要靠平台和商家增强自律意识,明确告知消费者免密支付功能的开通条件、风险及取消方式,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注意免密支付的开通信息,摒弃默认勾选操作,还得靠严格到位的他律。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以及消协、行业协会等应该加强对免密支付侵权问题的关注,健全监督治理机制,通过约谈指导、立案查处、责令整改、通报曝光等方式对相关平台、商家进行制约、惩戒、倒逼。消费者则应通过在使用相关平台或选择支付方式时仔细查看阅读相关信息、保持对支付流程的敏感性、及时发现“被免密”问题、经常检查账户交易记录、设置手机锁屏密码以及发现手机、银行卡、平台支付账号被盗后及时挂失、报警、修改密码等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降低损失和风险。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