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处级机构的设立引起业界关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更新信息显示,工信部高新技术司设置了“未来产业处”,这是国家部委首次为未来产业专门设置业务主管机构,意味着未来产业已进入国家产业布局规划,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产业落地和壮大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尚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从特征看,这个产业科技含量高、绿色发展足;从方向看,产业关联强、市场空间大;从本质看,未来产业是创新技术与多领域深度跨界融合的结果……这些都与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不谋而合。
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主动参与全球未来产业分工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必然选择。未来产业已成发达国家布局新焦点。美国建立多种投资体系促进未来产业发展,德国滚动监测跟踪评估未来产业的发展情况,法国不断优化完善未来产业发展的具体领域。我国也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发展未来产业要警惕一哄而上,要切合国情实际。一方面,要看到长板。我国具备工业体系完整、产业规模庞大、应用场景丰富等综合优势,为培育未来产业提供了丰厚土壤。各地发展未来产业积极性高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出台了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文件,多所高校联合地方设立了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短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存在系统谋划不足、技术底座不牢等问题,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受制于人,高端领域人才匮乏,缺乏成熟经验和政策引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