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认识舆论场声音,才能避免快递员工作量猛增

2024年03月04日 07:44   来源:羊城晚报   刘远举

  3月1日起,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新规规定,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情节严重的将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此,老百姓基本上是欢迎的,但与此同时,新规也对快递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规后,有快递员称,业务量狂增十几倍,最担心被投诉!

  根据媒体的报道,北京的一位快递员,在快递新规施行前,没有备注送上门的快件都会放在丰巢柜,需要送上门的只有不到20件,而现在超过了300件。这位快递员表示,“现在只要写清楚地址的就给放在家门口,没写单元和门牌号的再打电话。但是这些件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完,数量太多了。”

  客观地说,快递柜、驿站已经是形成当下快递价格、塑造行业形态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同质的劳动,平均工资大致是确定的。在一个具体的地区,一个青壮年男子,相同强度的体力劳动的工资是差不多的。做一个简化的假设,如果一天工资是300元,一天送100件,每件价格就是3元;如果送1000件,每件工资就是0.3元。由于快递柜、驿站的出现,快递员可以一次性地把大量快递放在快递柜或者驿站,极大地提高了投递效率,降低了单件快递的投送成本。有快递员认为:“我们站点现在有快递配送员40人,如果依照新规执行,要保持原有效率,起码需要100人。”

  新规之后,大量直接投递到户,每天重新回到投递100件,如果单件价格不变,快递员的工资相当于短时间内有一个突然的下降,像其他行业出现人员流动就不可避免,解决的方式恐怕就剩下涨价了。

  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快递柜、驿站降低的成本,并不都被快递企业得到了,而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回馈给了消费者。这就像计算机技术不断提升,成本逐年下降,但并不是芯片厂家利润率不断增加,而是在激烈的竞争下,价格下降,消费者获益。这本就是市场运行的方式。快递行业也是如此,驿站、快递柜带来的成本下降,体现为快递价格的下降。

  新规之后,有观点认为,面对快递员的抱怨,面对送不完的客观情况,仍然不应该涨价,而是快递企业应该为快递员的权益兜底。这是不懂市场,讨好民意,难有实用的观点。

  首先,快递员的权益并不需要兜底,大不了重新找工作,不可能出现工作量增加5倍、工资不变的情况。需要兜底的是行业,成本突然上升,价格不变,行业会受损,但快递企业无法为自己兜底。驿站所带来的成本下降,已经反映在快递价格上了,已经通过价格回馈给消费者了。一些商品的批发地,比如义乌发出来的快递,运费能低至1-2元。

  一家城市广场的电影院因为观影人数少,无法持续,关闭了。有人写了一篇文章,说该地区缺少电影院,当地消费者呼吁这家电影院不要关闭,电影院应该为消费者、为电影院员工的就业兜底。但电影院拿什么来兜底呢?又有什么义务兜底呢?实际上,正因为并没有足够多的当地消费者去买票看电影,电影院才维持不下去。可以说,这个地区的消费者,没有足够的真实意愿,需要这家电影院。舆论的抱怨是不真实的,并没有足够的消费意愿支撑。其实,现在行业已经有分化,顺丰就是配送到户的,但价格也贵一些。消费者不会在网购时要求用顺丰,因为要额外付费,但却会在免邮费、低邮费的情况下要求配送到户,并形成舆论,倒逼政策。

  当下中国经济承压,民营企业的预期和干劲非常重要,但与此同时,大多数老百姓是不懂经济、不懂市场的,所以,要警惕价格舆论化的倾向。

  市场经济,是以价格调配资源,而价格机制,唯一真实的信号是消费者用钱投票,这就是所谓的消费者主权。舆论场中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抱怨,对服务的抱怨,应该倾听,但必须认识到这种抱怨,未必全部是真实的、未必全都是合理的。

  当下,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今年,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带来了《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他建议,产业调整政策出台前多征求相关方的意见,避免对行业和相关企业造成大的冲击。尤其是在体量大、影响大的行业,要充分重视政策出台前的预沟通,让相关企业和机构了解政策调整的目的和措施,以及可能会产生的积极或负面的影响,提出较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推动解决困难的合力,降低政策出台后的曲解和冲击。政策出台后,要重视解读引导和相关落地措施配套,定期进行政策效果评估复盘。加强各部门协同,对于重要政策要持续坚持执行。

  所以,快递新规实施之后,现在最重要的是,实时观察,及时复盘,动态调整。监管、电商、快递、消费者共同找到一条出路。

  (作者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客观认识舆论场声音,才能避免快递员工作量猛增

2024-03-04 07:44 来源:羊城晚报 刘远举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