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长白山包车遭“半路加钱”,引发网友关注。对此,吉林省有关部门表示,事发地已展开全面调查,将对司机的违规行为严厉惩处,绝不姑息。昨晚(17日)20时42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通过官微“长白山发布”发文称,对涉事驾驶员潘某某按上限处以3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应该说,傅园慧的遭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春节期间,人们东奔西走、南上北下,多地旅游人数创新高,旅游市场也迎来了新春“开门红”。可是,总有个别商家把游客当作“待割的韭菜”,向游客举起宰客的“刀”。试想,作为一个“名人”,傅园慧可以凭借“名人效应”迅速解决问题,可如果是普通人面对此类事件呢,难道只能成为“被宰的羔羊”吗?
不但如此,我们还要追问——这样的“一锤子买卖”究竟是个例还是普遍的现象?背后又是谁给了司机这样的胆量?这需要有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尽快给当事人和公众一个交代。要知道,看似偶发的宰客事件,伤害的不只是游客,还有整个景区,甚至可能会影响一座城市的口碑。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文旅部门争当“卷王”,掀起了一场全国文旅宣传热潮。诚然,一些旅游景点凭借互联网平台走红,吸引了一大批游客,但是,在网络时代下,游客对一个景区的负面观感会在网络上呈现几何级的扩散和传播,一旦有一个商户因“贪欲”而行不法事,旅游景区就会蒙上不白之冤,而这样的“负面标签”可能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弥补。可见,做“一锤子买卖”,实则是一种“短视思维”,虽然能获得眼前的利益,最终坑的是自己和旅游市场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