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得“直肠子”,别“绕弯子”

2024-02-02 07:17 来源:红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事之所以不“小”,在于每一件小事背后都攸关群众切实利益,往往是急难愁盼之事。一旦缺乏“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力与作风,必然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甚至让群众有“获得”却“无感”。日前,有网友反映在某景区游玩,顿感肚子不舒服,好不容易发现公厕,结果耗费几分钟在扫码上。有道是,“人有三急”。如此“扫码入厕”,能否经得起走心用情办实事的检验,恐怕得打上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类似服务群众“绕弯子”的情况不在少数,明明可以直通和打开服务群众的大门,偏偏只开一扇窗,让群众没得选择,也给群众造成极大不便与阻碍。比如,与群众面对面沟通,非得要求“线对线”,要么“扫个码”、下个APP或者其他程序;再如,实际情况摆在那里“公开秘密”,也得群众“证明事实”,让其多头跑、重复补材料。所谓,获得感与幸福感,在于办事过程的体验与事办成的结果,往往体验更重要,一旦麻烦、累赘、繁琐、复杂,必然会让结果与成效打折。

  所以说,“绕弯子”绕掉的是为民全心全意作风,“弯”折的是急民之急的初心情怀。要知道,群众之事虽芝麻绿豆,但于其而言,却是“天大的事”、麻烦的事。想民之所想,正是换位思考;解民之困,要求迅速出击,方可把麻烦理顺、把烦恼消除,否则遇到烦心事,办事还遇到“麻烦人”,岂不是“烦上加烦”,焉能有什么获得感可言。故此,服务群众就得“直肠子”,直插主题、开门见山,朝着问题去、奔着问题办,而不是给群众在问题基础上制造问题。

  好事办好办成,更在于办实办效。不仅要求落地生根,还得加把劲、提提速、快点办,赶在群众担心前、揪心中把事办好,才能将群众难缠事、烦心事等化解好。当然,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现实不乏少数党员干部面对群众急难愁盼束手无策、手忙脚乱,要么推诿懈怠、回避麻烦,要么畏葸不前、不敢碰硬,要么原地打转、破题不准等等,因能力恐慌、本领欠缺导致“内循环”而“绕弯子”。故此,提升党员干部综合能力与服务水平势在必行,确保符合新时代下群众工作新要求新标准。

  数字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加速包”,用过头是“形式主义”。为民办事少些“绕弯子”、多些“直肠子”,得正确发挥数字优势,科学规范设计、减少办事流程、压缩繁琐程序,特别是让数字动起来、群众少跑腿,别让数字减负变成“数字捆绑”,给群众徒增困扰和麻烦。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优良传统,以数字精准赋能,有效衔接群众需求,重效率、重实效、重结果,提升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服务群众得“直肠子”,别“绕弯子”

2024年02月02日 07:17   来源:红网   段官敬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事之所以不“小”,在于每一件小事背后都攸关群众切实利益,往往是急难愁盼之事。一旦缺乏“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力与作风,必然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甚至让群众有“获得”却“无感”。日前,有网友反映在某景区游玩,顿感肚子不舒服,好不容易发现公厕,结果耗费几分钟在扫码上。有道是,“人有三急”。如此“扫码入厕”,能否经得起走心用情办实事的检验,恐怕得打上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类似服务群众“绕弯子”的情况不在少数,明明可以直通和打开服务群众的大门,偏偏只开一扇窗,让群众没得选择,也给群众造成极大不便与阻碍。比如,与群众面对面沟通,非得要求“线对线”,要么“扫个码”、下个APP或者其他程序;再如,实际情况摆在那里“公开秘密”,也得群众“证明事实”,让其多头跑、重复补材料。所谓,获得感与幸福感,在于办事过程的体验与事办成的结果,往往体验更重要,一旦麻烦、累赘、繁琐、复杂,必然会让结果与成效打折。

  所以说,“绕弯子”绕掉的是为民全心全意作风,“弯”折的是急民之急的初心情怀。要知道,群众之事虽芝麻绿豆,但于其而言,却是“天大的事”、麻烦的事。想民之所想,正是换位思考;解民之困,要求迅速出击,方可把麻烦理顺、把烦恼消除,否则遇到烦心事,办事还遇到“麻烦人”,岂不是“烦上加烦”,焉能有什么获得感可言。故此,服务群众就得“直肠子”,直插主题、开门见山,朝着问题去、奔着问题办,而不是给群众在问题基础上制造问题。

  好事办好办成,更在于办实办效。不仅要求落地生根,还得加把劲、提提速、快点办,赶在群众担心前、揪心中把事办好,才能将群众难缠事、烦心事等化解好。当然,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现实不乏少数党员干部面对群众急难愁盼束手无策、手忙脚乱,要么推诿懈怠、回避麻烦,要么畏葸不前、不敢碰硬,要么原地打转、破题不准等等,因能力恐慌、本领欠缺导致“内循环”而“绕弯子”。故此,提升党员干部综合能力与服务水平势在必行,确保符合新时代下群众工作新要求新标准。

  数字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加速包”,用过头是“形式主义”。为民办事少些“绕弯子”、多些“直肠子”,得正确发挥数字优势,科学规范设计、减少办事流程、压缩繁琐程序,特别是让数字动起来、群众少跑腿,别让数字减负变成“数字捆绑”,给群众徒增困扰和麻烦。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优良传统,以数字精准赋能,有效衔接群众需求,重效率、重实效、重结果,提升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