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事之所以不“小”,在于每一件小事背后都攸关群众切实利益,往往是急难愁盼之事。一旦缺乏“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力与作风,必然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甚至让群众有“获得”却“无感”。日前,有网友反映在某景区游玩,顿感肚子不舒服,好不容易发现公厕,结果耗费几分钟在扫码上。有道是,“人有三急”。如此“扫码入厕”,能否经得起走心用情办实事的检验,恐怕得打上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类似服务群众“绕弯子”的情况不在少数,明明可以直通和打开服务群众的大门,偏偏只开一扇窗,让群众没得选择,也给群众造成极大不便与阻碍。比如,与群众面对面沟通,非得要求“线对线”,要么“扫个码”、下个APP或者其他程序;再如,实际情况摆在那里“公开秘密”,也得群众“证明事实”,让其多头跑、重复补材料。所谓,获得感与幸福感,在于办事过程的体验与事办成的结果,往往体验更重要,一旦麻烦、累赘、繁琐、复杂,必然会让结果与成效打折。
所以说,“绕弯子”绕掉的是为民全心全意作风,“弯”折的是急民之急的初心情怀。要知道,群众之事虽芝麻绿豆,但于其而言,却是“天大的事”、麻烦的事。想民之所想,正是换位思考;解民之困,要求迅速出击,方可把麻烦理顺、把烦恼消除,否则遇到烦心事,办事还遇到“麻烦人”,岂不是“烦上加烦”,焉能有什么获得感可言。故此,服务群众就得“直肠子”,直插主题、开门见山,朝着问题去、奔着问题办,而不是给群众在问题基础上制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