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规实施已满3周年。3年来,退市改革平稳推进,一批绩差“钉子户”集中出清。2023年,随着全面注册制向纵深推进和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A股退市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共有46家A股上市公司退市摘牌,超过2022年的42家。
退市名单不断拉长,多元化退市制度威力彰显:交易类强制退市犹如一把利剑,坚决挥向业绩不佳的劣质公司;财务类强制退市好似一个漏斗,精准淘汰已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则像一记重拳,砸向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司。市场新陈代谢在加快,只进难出的局面也在扭转。
但也要看到,A股退市制度仍有不足:与上市公司的绝对增量以及部分公司的业绩表现相比,现有退市公司数量仍不多,一些问题公司、绩差公司尚在股市“苟延残喘”;与海外成熟市场动辄6%到8%的年退市率相比,A股不到1%的年退市率相对偏低;与强制退市数量相比,主动退市、并购重组退市等案例还很少,多元化退市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等。
有进有退、优胜劣汰,资本市场方能成为“一池活水”。尤其是在当前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较多、市场增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更应充分发挥退市制度“过滤器”作用,进一步加大退市力度,让该留下的公司留下、该退出的公司退出,引导宝贵的金融资源流向经营状况更好、成长性更强的企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拓宽多元化退市渠道是必要之举。要进一步畅通主动退市、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多元化退出路径,设立多维度退市标准,并优化退市流程、加强可执行性,防止不符合持续上市条件的公司通过闪电式重组、突击变卖资产、豁免巨额债务等手段规避退市,对触及标准的企业坚决一退到底,加速驱逐市场劣币,优化投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