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荣枝伏法彰显司法正义

2023-12-19 08:41 来源:人民网

  顽凶伏法!12月18日上午,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劳荣枝执行了死刑。1996年至1999年间,劳荣枝与其情人法子英(已另案核准并执行死刑)在江西省南昌市、浙江省温州市、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共同实施抢劫、故意杀人、绑架4起,共致7人死亡。

  被执行死刑前,劳荣枝向被害人亲属表达歉意。但愿她的歉意是真诚的,更愿她为此前犯下的滔天罪行而真正忏悔。

  劳荣枝伏法后,受害者之一陆中明的妻子朱大红如释重负:“终于给死者一个交代了,大快人心,等了好久啊,终于核准下来了。”这一天,朱大红一家等了20多年。

  劳荣枝受审时称:“我这一辈子没有杀过一只鸡、没有杀过一只鸭”。如此矫饰,令人愕然。根据最高法复核确认的事实,可看到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劳荣枝与法子英共同抢劫熊某甲随身财物,将熊某甲杀死并分尸。此后,劳荣枝用劫得的钥匙试开熊某甲家门探查情况,与法子英共同到熊某甲家中实施抢劫,为灭口又杀死熊妻张某及2岁幼女熊某乙。如此残暴,可谓灭绝人性,被网友称为“女魔头”,并不冤枉。

  最高法认为,共同犯罪中,劳荣枝与法子英精心预谋,周密策划,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劳荣枝始终积极主动,起到至为重要的作用,亦系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犯罪情节特别恶劣,手段特别残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极大,后果和罪行极其严重”,劳荣枝恶贯满盈,被执行死刑完全是咎由自取。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警方利用大数据成功抓获潜逃20年的劳荣枝,说明了这一点。以身试法终被绳之以法,劳荣枝伏法证明了这一点。劳荣枝罪行累累,死有余辜,从这一案例,人们期待并看到:法律的尊严绝不容挑战,正义的底线绝不容突破。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劳荣枝伏法彰显司法正义

2023年12月19日 08:41   来源:人民网   秦川

  顽凶伏法!12月18日上午,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劳荣枝执行了死刑。1996年至1999年间,劳荣枝与其情人法子英(已另案核准并执行死刑)在江西省南昌市、浙江省温州市、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共同实施抢劫、故意杀人、绑架4起,共致7人死亡。

  被执行死刑前,劳荣枝向被害人亲属表达歉意。但愿她的歉意是真诚的,更愿她为此前犯下的滔天罪行而真正忏悔。

  劳荣枝伏法后,受害者之一陆中明的妻子朱大红如释重负:“终于给死者一个交代了,大快人心,等了好久啊,终于核准下来了。”这一天,朱大红一家等了20多年。

  劳荣枝受审时称:“我这一辈子没有杀过一只鸡、没有杀过一只鸭”。如此矫饰,令人愕然。根据最高法复核确认的事实,可看到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劳荣枝与法子英共同抢劫熊某甲随身财物,将熊某甲杀死并分尸。此后,劳荣枝用劫得的钥匙试开熊某甲家门探查情况,与法子英共同到熊某甲家中实施抢劫,为灭口又杀死熊妻张某及2岁幼女熊某乙。如此残暴,可谓灭绝人性,被网友称为“女魔头”,并不冤枉。

  最高法认为,共同犯罪中,劳荣枝与法子英精心预谋,周密策划,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劳荣枝始终积极主动,起到至为重要的作用,亦系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犯罪情节特别恶劣,手段特别残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极大,后果和罪行极其严重”,劳荣枝恶贯满盈,被执行死刑完全是咎由自取。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警方利用大数据成功抓获潜逃20年的劳荣枝,说明了这一点。以身试法终被绳之以法,劳荣枝伏法证明了这一点。劳荣枝罪行累累,死有余辜,从这一案例,人们期待并看到:法律的尊严绝不容挑战,正义的底线绝不容突破。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