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的推进,室外健身器材在农村越来越普及,配备健身器材的文体小广场甚至成为一些行政村的“标配”。但记者近日在农村地区采访时发现,由于建设之后疏于管护,有的健身器材“超期服役”“缺胳膊少腿”,有的健身场地杂草丛生,篮球场变成了晾衣场晒谷场,健身器材成“弃材”的现象并不鲜见。(12月5日《半月谈》)
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再加上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不少惠民措施,各地用于民生惠民工程项目可谓如“雨后春笋”。各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财政用于农村室外健身场地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缩小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增加农民朋友的获得感、幸福度。但理想与现实确是南辕北辙,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年代失管、失修,被长期闲置一旁,早已变得“残缺不全”,最终沦为了“摆设”成了“废铁”,大搞特搞的民生工程最后却变成了“伤心工程”,劳民又伤财。
无独有偶,“农村公厕只建不开”“农村书屋只建不用”……本来好端端的民生工程,因为种种原因反倒成了“民怨工程”。究其原因,器材变“弃材”,是有关部门“不监管”“零维护”引发;“虎头”成“蛇尾”,是有些部门有始无终、“只建不管”所致。民生工程处于闲置的尴尬境地,这既是民生之痛,更是发展之殇。不但造成公共财政资金的浪费,还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如果眼里只有数字,只在意建了多少工程、修了多少面积场地等“硬指标”,那么,对诸如健身器材的实际使用率、后期如何维护等“软指标”,可能会鲜有关注和问津。要知道“民生工程惠人民,民生成果人民享”才是国家大力倡导民生工程的初衷和意义,决不允许把民生工程搞成劳民伤财、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对待民生工程一盯到底,在保证建好、用好、管好下功夫,“硬指标”当然有其重要价值,而“软指标”才是民生工程的宗旨和成效所在。要加大对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拿出善始善终的劲头,只有管护工作多“走心”,民生工程才“暖心”。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