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自媒体乱象: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2018年10月24日 07:54   来源:光明网   聂夫

  10月22日,一篇名为《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有公众号年入千万》的长篇报道,详细揭露了一些无良自媒体如何凭借自身影响力,打着为粉丝维权的旗号,以敲诈勒索企业为营生的乱象。

  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早已跻身新闻界“三大公害”之列。应该说,这些无良自媒体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主要是利用了企业息事宁人的心理,钻了企业与终端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空子。其后果不仅坑苦了企业,对消费者也会产生巨大的误导。

  可惜那么多年过去,这类乱象不仅没有收敛,相反还借助自媒体低门槛、松管理、广传播等特性,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就像报道中所举例的房地产行业,因为其单品货值高、营销费用占比大,便不幸成了许多无良自媒体眼中的“肥肉”。事实上,地产自媒体的这些乱象只是自媒体圈子的一个侧面,做地产的如此,讲区块链、关注娱乐的亦然,另外谁又能保证医药圈、美食圈的自媒体不是这样呢?

  更令人头痛的是,相比传统媒体“一城一报”、“一城一台”的数量限制,自媒体因其低注册门槛,即便是在四五线城市,一个行业也往往会存在好几家。如果某地经济发达,或者某个行业油水多,一些注册地在外地的自媒体也会前来设个点,以求分上一杯羹。以至于在企业做公关推广,往往需要跟一大群自媒体打交道,如何在营销费用有限的情况下,满足所有自媒体的“合作”要求,这个问题常常令营销公关部门的人抓狂。

  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固然跟企业自身存在问题、产品存在瑕疵有关,所以这也逼着企业加强管理,对产品精益求精。企业经营有其行业特性,难免存在种种不足,如果无良自媒体有心找茬,总能找到下手的地方。第二方面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自媒体。传统媒体虽然也存在新闻敲诈,但行为人毕竟受到职务约束。可自媒体就不同了,如果运营者没有底线,几乎不存在来自行业、机构的外部约束。

  应该看到,所谓自媒体人,并非全是由传统媒体人转型而来,其中有相当部分来自原先行业的从业者。比如报道中提到的自媒体号“真叫XX”,其运营者便是从金丰易居出来的;另一个号“XX上海”则是万科前员工。相比媒体出身的自媒体人,这些人对于行业的特性、存在的问题、消费者的痛点往往了解更深,行事手段也往往更加大胆,更没有底线。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自媒体的种种乱象简单看成是媒体的问题,它也并非传统媒体乱象的自媒体化。事实上,这是当下整个社会浮躁、功利、缺乏规制的一个缩影,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既然是社会问题,政府职能部门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进一步提高网络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真正做到“善待、善用、善管”网络,这个问题应该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也得负起社会“啄木鸟”的职责,不能灯下黑。媒体对同行存在的问题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敢于“亮剑”。

  所以,就算是站在支持自媒体业发展的角度,也应该重视其目前所存在的种种乱象,对症下药,疏堵结合,避免其畸形生长。只有这样,自媒体业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未来。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