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电影票房遇冷 实为一针“清醒剂”

2018年10月10日 11:49   来源:东方网   张西流

  暑期档票房成绩惊艳,大盘稳步前进创造多项纪录,业界众说纷纭今年大盘有望冲击650亿,2018年的国庆档却给业内泼了一盆冷水,今年国庆七天长假影市总票房不复去年的一路飙红。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统计,国庆档7天累计生产18.6亿票房,同比去年同期跌幅达20%,观影人次超6150万。档期票房前三名,分别是6.8亿的《无双》、5.1亿的《李茶的姑妈》、4.5亿的《影》。(10月9日《新京报》)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破500亿元,令人瞩目;特别是,国产片票房为262亿元,占比达52.4%,更令人惊艳。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台阶。然而,光鲜数据的背后,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电影产业,尤其是国产电影,仍然存在“重票房”的弊端。由此,也催生了票房“注水”现象。此前央视曝光,国产电影《捉妖记》“2015年票房冠军”,是被刷出来的。如此语境下,今年国庆档票房遇冷,并不是一件坏事。

  近年来,国产电影走进了“贪大求全、追求极端”的误区。一方面,相互攀比着进行天价投入,打造所谓的“献礼片”、“贺岁片”;另一方面,胡编乱造,思想、艺术不够,便靠堆积明星大腕来装点“门面”。这种“高投入、低质量”的病态电影,“发烧”了几天之后,早就败了观众的胃口。制片商是不想做赔本买卖的,纷纷拿出了“吹牛”的看家本领,忽悠观众跟风掏钱去看他们的电影;你吹票房数亿,他就吹超数十亿,竟然吹出了《捉妖记》凌晨场上座率达108%之类的“神话”。

  基于此,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禁止“虚假票房”,并明确了法律责任:票房造假者可处5万至50万元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吊销许可证。同时规定,电影院应当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计算机售票系统,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如实统计销售收入。可见,开启“立法治票房”模式后,幽灵场、偷票房、瞒漏票房等花样翻新的票房造假现象,必然得到遏制。因此,今年国庆档票房仅18.6亿,比去年同期跌幅达20%,也许是没掺“水份”的真实数据。

  换言之,国庆档票房遇冷,给国产电影打了一针“清醒剂”。一方面,必须提高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执行力,进一步依法严厉打击票房造假行为,督促电影行业步入正本清源之路,让电影市场真正回归理性。另一方面,应建立国产电影综合评价体系,从思想、创新、艺术、美誉度、专业度等层面进行综合把控,票房等仅占较少比重。特别是,需完善政府部门的监管、播出把关、制作机构的文化责任、行业组织的引导和自律等“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踏踏实实地创作出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效合一”的主旋律国产电影精品。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