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单车,从“希望之春”到“失望之冬”

2017年11月20日 09:05   来源:工人日报   杨召奎

  对于小蓝单车来说,今年春天是“希望之春”。

  今年2月底,获得4亿元融资的小蓝单车正式进入北京市场。当时,小蓝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刚异常激动,称“小蓝终于加入到了决战‘紫禁之巅’的战场上了”,并表示,“希望小蓝单车的进入能为共享单车领域带来全新的血液,为用户提供真正好骑的自行车。”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小蓝单车在“紫禁之巅”战场上的战斗结束得这么快,以至于没能挺过这个冬天,让今年冬天成了自己的“失望之冬”。

  11月16日晚上,陷入舆论漩涡多日的李刚发布公开信,承认了“融资失败”“错失并购”“财务恶化”等运营问题。李刚同时透露,小蓝单车在11月16日与拜客出行达成了战略合作,以后拜客出行全权代理小蓝单车未来的运营。同时,李刚承诺用户可以继续使用小蓝单车,在技术对接之后,押金用户可免费使用小蓝单车。

  在共享单车领域,小蓝单车属于姗姗来迟者。但在李刚看来,小蓝单车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一是在产品方面,小蓝单车的母公司野兽骑行本身主打高端运动自行车,擅长打造一辆更好骑的共享单车;二是国内对共享单车的需求很大,但当时的投放量并不大。而野兽骑行有自己的工厂,也有合作的供应链伙伴,在产能方面有一定的保障。

  小蓝最初的逻辑是没错的,在铺车密度一样情况下,当一个好骑与不好骑的产品摆在用户面前时,用户自然会选择好骑的。而小蓝有好的产品,有供应链的支持,自然可以投放更多的车。

  但问题是,被很多网友称为“最好骑”的小蓝单车,为何倒下了呢?正如李刚在公开信里反思的那样:“再好骑的单车,在缺少了多元化资本支持和良好的财务规划能力时,都显得无力。”

  缺少资本的支持是小蓝倒下的直接原因,但资本为何不看好小蓝?

  当摩拜、ofo都在跑马圈地、铺量疯狂抢夺用户的时候,小蓝却在开发造价更贵的单车,这是小蓝的战略失误。资金有限,成本上涨,意味着铺车速度和铺车密度的下降,而这必然导致用户被其他企业抢走。因为对于一些用户来讲,可能追求“好骑”,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有车骑”才是最迫切的需求。

  由于小蓝无法凭借产品优势撼动ofo、摩拜的地位,导致小蓝在融资方面遭遇困境。毕竟,资本向来只偏爱头部企业。2017年以来,共享单车企业加快融资和市场扩张步伐,摩拜、ofo先后完成E轮融资,累计融资均超过10亿美元,但小蓝单车最新的一轮融资还是停留在今年2月的4亿元。

  对于需要大量投放的共享单车来说,手上拿到多少钱直接决定能够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这也导致小蓝与摩拜、ofo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随着许多城市陆续对共享单车投放数量进行限制,共享单车市场格局基本稳定,头部企业优势逐渐显现,中小玩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拿不到新的融资却需要持续烧钱,政策要求不得设置商业广告,其他盈利模式又没找到,最终小蓝单车不得不遣散所有员工,“只留下街头的那一抹蓝”留给拜客出行来“接盘”。

  当然,跳出共享单车这个行业来看,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进入洗牌阶段。市场容量有限,容不下过多的平台,这与当初的网约车、外卖行业何其相似。只是当街头只剩下橙黄甚至一家独大之时,用户享受免费骑行的机会恐怕就会变少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