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贬中崇洋 语文教材有没必要编排"外国故事"?(图)

2017年08月15日 15:47   来源:南方网   郭元鹏

  近日,部分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人士就多地小学使用的语文教材提出质疑,认为“数十篇课文存在贬中崇洋倾向”。反映者称,在这些课文中,原本可以用中国小孩名字讲的正面故事,却换成了外国小孩的名字,会做好事的只有“查理”“贝蒂”;外国孩子都十分优秀,中国孩子却常常要为自己的行为脸红。人民教育出版社则表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涉及外国内容的只占约15%,教材中选取了大量歌颂祖国优秀人物的文章。(8月15日《北京晨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关于语文教材“贬中媚外”、“崇洋媚外”的说法,在网络上形成了两个阵营。其中的一个阵营认为,这是小题大做了,眼下是国际村时代,语文课本里当然应该有“外国的内容”,没有必要在细枝末节上纠缠。

  语文教材顾名思义,其实就是汉语言、汉文字、汉文化的教材,这里面的内容一定要突出我们的文化,而不是外国的文化。体现外国的文化,完全可以将这些内容编辑到英语课本里,英语课本从小学就开始了,何必非要将“外国的内容”编辑到语文教材里?

  即使将“外国的内容”编辑到语文教材里,那也一定不能出现“贬中媚外”的现象。外国的孩子都是优秀的,外国的孩子都是文明的,外国的科技都是发达的,外国的孩子都是幸福的,无疑我们从收录进语文教材里的“外国的故事”感受到的就是这样的。而中国的孩子总是犯错误的,总是“经常脸红的”,这样的编排,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即使在编排的时候并无此意,但是只要给孩子留下的印象是“外国的就是最好的”,就说明这样的编排是不合适的。

  一些识字教育,却让学生从“外国人名”里学习汉字,比如通过“戴安娜”学习“娜”这个字,为何不能从“娜娜”的名字里学习“娜”这个字呢?还有就是讲述正面故事,原本可以按照中国文化方式讲述,却偏偏用“外国故事方式”讲述,将故事里的主人公换成外国人的名字,而这些所谓的“外国故事”还都是我们自己编写的,为何不能把主人公的名字从“汤姆”换成“小明”?为何不能把“查理”换成“小鹏”?换成中国人的名字岂不更接地气?

  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叫崇洋媚外。这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让人觉得外国品牌都是最好的,就连卫生巾、洗衣粉也要购买外国品牌,中国的一些商品进入外国之后,人家只是转手贴了一个外国牌子,就能被我们的消费者疯抢。外国的月亮最大最圆成为了伤痛。

  民族需要自信,语文教材就是提升民族自信的载体。虽然按照出版社的说法,外国内容占据的并不多,但是这和数量的多少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你在选择内容的时候,为何“贬中媚外”?为何自己编写的故事也要换成“外国人的名字”?我们已经有了一本英语教材,“外国的内容”还有没有必要进入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崇洋媚外”还咋体现国家意志?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