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鄙视链”上找不到幸福

2017年07月14日 08:02   来源:武汉晚报   杨京

  最近,一篇关于相亲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文章记录了京沪两地多个公园的相亲角见闻,其中对适龄男女各种条件的细化排序,从“京籍京户”“住房环数”到“海归学历”等等,在公众当中引发热议。

  相亲作为一种择偶途径,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对择偶对象物质条件的考量,也是有现实意义的。这篇文章形成“刷屏”,其原因大抵在于其对现今择偶市场上的生态,近乎直白的展现:个体特质几乎被完全忽略,一条条客观指标则以其权重不一,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鄙视链”。

  对于这种现象,有论者早已指出,对“门当户对”的追求,背后是当事人对现有阶层的“保护欲”和对滑落的焦虑。当然,这并不是难以理解的心态,很多人在择偶的时候都会考虑的一点就是:“婚后的生活质量,至少不能比婚前差”。

  与相亲市场上的“明码标价”相比,一个更耐人寻味的现象是,无论是文章中提到的相亲角,还是其他城市的类似场所,主流的参与者几乎都是父母,真正的“当事人”却很少踏足。

  如今的社会,虽然早已过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但在子女的终身大事上,父母依然掌握着相当的话语权。这本身不能说是坏事,但在对标准的评定上,子女和父母间往往存在代际差异。

  出现在相亲角的父母们,对物质条件的看重一方面是出于功利心态。另一方面,诸如户籍、学历、收入等因素也更容易形成排序,更契合相亲对效率的追求。相对地,你很难说“活泼外向”和“温柔内向”哪个更好,“热爱阅读”和“”喜欢运动”哪个更该看重。

  问题是,物质条件尽管可以作为基础,但不可能确保将来的美满。父母对子女择偶上的大包大揽,又因为关注点过于单一,就存在着出现偏差的风险。一切正常倒还好说,一旦婚姻出现不和谐,家长就很容易成为受到指责的对象,进而伤及原生家庭的关系。

  事实上,没有哪一种考量方法,可以确保将来的婚姻就必然幸福。长辈对子女生活决策应该介入到何种程度,也涉及到各种因素,很难把握一个明确的分寸。但既然已到了当婚当嫁的年龄,子女们理应对自己将来的生活负责,而父母也应当对此多一份尊重和理解。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