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传统文化的荧屏“打开方式”

2017年06月15日 11:39   来源:东方网   王洪

  在经历了海外节目模式“天价”哄抬和原创节目模式版权之争后,中国电视如何摆脱模式引进的依赖?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如何在节目模式的原创过程中产生令人惊喜的化学反应?《朗读者》《见字如面》《诗书中华》一批优质文化类电视节目,做出了各自有益的探索。(新闻晨报6月14日)

  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重形式轻内容、重表象轻本质、重潮流轻历史、重伎俩轻格局的电视综艺节目霸屏,从“跑男”到“爸爸去哪儿”,从“好声音”到“我是歌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成了“韩国模式搬运工”,甚至出现两家卫视为同一个节目版权大打出手的现象。如果说最初的国外电视综艺节目版权的引进,开阔了电视观众眼界,扩大了各种的荧屏宽度,帮助国产综艺节目实现接轨世界,那么,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探寻传统文化的荧屏打开方式,开发创作具有“中国原创”内容和形式的综艺节目,才是激活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和观众收视的追求动力所在。

  在文化日益丰富多元的当下,缺乏个性、缺乏风格、缺乏创意和活力的电视综艺节目,肯定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而一味去做国外综艺节目模式的“搬运工”,救得了一时,救不了长远。文化原创力,是艺术的生命,缺失原创力的电视同质化栏目,只能维持眼前,要想长久占据观众的心灵,肯定做不到。电视荧屏作为最吸引人群的传播媒体,如何体现时代的追求、艺术样式的引领,只有提供优秀的示范节目,引导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社会,努力创新,才能赢得观众的齐声喝彩和一致赞誉。

  央视的《朗读者》,直面当下喧嚣的时代,敢于回归到文字的世界,采取谈访加朗读的形式,从中找到观众情感的共鸣点,让大家体会到安静隽永的美好体验,才使节目那么的感染人,在电视屏幕上折射出特别的耀眼光彩。东方卫视的《诗书中华》节目,以“家庭”为关键词,以文风展家风,让传统文化接地气、贴人心,节目除了诗词歌赋,还折射出各种各样的中国式亲子关系,创造了中华诗词全新的传播的形式。《见字如面》则是抓住了人们不写书信的时代短板,让观众在文字解读中,找到个人情感的共鸣,折射出家国民族的情怀和感动。这类热播的文化类节目,是电视创作者在传统文化宝库中辛勤耕耘,给生命以敬畏,给文化以礼遇,进而寻求形式突破的结果,非常值得欣喜和推广。

  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觉,更是责任担当。面对电视荧屏文化类节目热起来,引进模式逐渐冷下去的现状,启示我国的电视从业者,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自主创新,和广大观众建立共生共长的关系,焕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才能延续传统文化的薪火,攀登电视传播正能量的高峰。各级电视从业者,必须要从生活的原点出发,放眼生活和基层,勇于打破综艺节目固有模式,用富有哲理的故事,贴近人心的生活,具有时代特质的样式,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艺节目样式,去吸引和打动观众,重寻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实现电视综艺节目的突破。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