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考招生骗局”还说给谁听?

2017年06月13日 10:57   来源:东方网   王甄言

  据新华社每年高招录取期间,总有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迫心情,设局诈骗。有关部门提醒家长谨防所谓“分不够,钱来凑”的虚假招生承诺,以及“内部指标”、虚假查分网址等诈骗手段。(6月12日《大连日报》)

  高考结束了,招生马上就要开始了。事实上,前期招生准备工作已然在紧张的进行。毋庸讳言,对考生而言,高考招生是高考后最重大的家事和最重要的人生拐点,每个考生及家长都极其重视,也十分关注。同时,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在招生录取中占尽先机,或者更顺利一些,就希望“找关系”,害怕到嘴的肥肉掉地上,比如被“冒名顶替”等,加之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办事“找关系”几乎是习惯性思维逻辑。这恰恰又让骗子嗅到了“商机”。

  据悉,不法分子为了打动考生及家长,顺利借招生机会骗钱,已经“研究”出六种认为比较“成功”的惯用伎俩:自称军校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谎称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谎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伪造录取通知书;发送虚假查分网址,根据家长填写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诈骗;以“自主招生”名义行骗,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

  如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吹嘘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有的以“请客吃饭”“疏通关系”“买内部指标”等方式诈骗;有的利用部分考生在录取分数线边缘游荡,以“分不够,钱来凑”的方式诈骗考生及家长等等。总而之,骗子之所以诈骗得逞,主要是善于利用家长的三种心态:一是相信“关系”,中国是“人情社会”,认为花钱可以搞定;二是“拼爹”心理驱使,显示其能耐,既然有关系,此时不用,更待何时;三是公平焦虑,担心公平被破坏,害怕别人“走关系”抢走机会,纷纷动用其“人脉关系”。

  某种程度,高考诈骗就像社会镜像,反映复杂的社会关系,更凸显高考录取问题:包括高考录取规则的公平性、透明度、规范性都让人担心。不少人怀疑高考录取存在可操作的弹性空间,比如加分、自主招生等都是怀疑的重点,也是高考招生腐败的“重灾区”,这也成了诈骗生存的沃土。因此,警惕“高考招生骗局”不能只说给家长听,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监管部门要认真听好,并拿出改革勇气来,保障高考招生公平公正。

  毫无疑问,杜绝高考诈骗,铲除高考诈骗土壤,仅仅靠提醒家长及考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制度源头约束权力,压缩高考招生的自由裁量权和寻租空间,把高考招生的全过程置于“阳光”下,用“阳光”对高考招生进行杀菌消毒,使公平可期,家长和考生不再有招生公平焦虑,大家平心静气地等待官方公布招生结果,诈骗行为就没有生存土壤了。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