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5月11日:“蓝鲸”死亡游戏,当务之急是叫停

2017年05月11日 13: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死亡游戏“蓝鲸”入侵中国的消息。源于俄罗斯的这一游戏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参与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种自虐任务,最终以自杀结束,而一旦选择开始这个游戏,就不能退出。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国内社交媒体上的相关游戏群组,参与者多为青少年。

  怎么能有这样的游戏?

  对绝大多数理性的成年人来说,理解、参与或支持这类游戏的几率都不会太大。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可以漠视“蓝鲸”入侵危险的理由。

  “蓝鲸”游戏的参与者,不乏单纯为追求刺激、新奇而加入的青少年,也可能包括一些本身存在心理问题或认知障碍的特殊人群。“蓝鲸”的支持者正是以此为由,认为游戏不过是个程序,它本身无害,参与者自己愿意接受“死亡”的结果,不应归咎于游戏,反而应感谢“蓝鲸”游戏带去的理解、激励与解脱。但“理解”特殊人群就可以把他们带入死亡吗?谁赋予了游戏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唆、诱导他人放弃生命的权力?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对于已有心理或精神创伤的特殊人群,利用“游戏”为工具使他们看似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实者已疑似间接杀人。【详细

  自杀游戏,当务之急是叫停

  孩子是无辜的,可恶的是那些发明自杀游戏,传播自杀游戏,将自杀游戏当成卖点、当成生意、当成提高点击率、当成发泄自己对社会不满的工具的人。他们利用了孩子的弱点,也利用了这个社会的弱点,用孩子的生命来达成他们自己的目的。

  所以,当务之急是禁止。自杀游戏这样的东西,原本就不该被发明出来,发明出来了,也不该让其流传到社会上去。

  生命教育当然是必须的,社会也需要在应对青少年的成长问题时,有更多的灵活性和专业性,但更重要的是不能给游戏传播的机会。也不必等到法律的漏洞被弥补,我们有网警,有朝阳群众,有发达的互联网监管技术,没有理由删贴子的事争分夺秒,像这种鼓动自杀的,却相安无事。网络监管很难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但是可以将平台和组织者的责任很好地监管起来的。【详细

  网络安全非小事,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蓝鲸游戏”暗流汹涌,更提醒我们,一方面,网络安全非小事,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加防范、严阵以待;另一方面,广大网民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形形色色的异端邪说蛊惑,发现可疑信息和违法线索既要自觉远离更要主动及时举报,不能让别有用心者的罪恶企图轻易得逞。【详细

  死亡游戏会否在“蓝鲸”之外,以别的面目出现,同样是职能部门和平台运营商们应当警惕和关注的。“相约自杀群”等也一度引发过媒体聚焦,类似这般的网络毒瘤,就应该在它冒头之初,及时扼制,还国民一个健康、平安的网络环境。【详细

  微言大义:

  @一只流离失所的猫丶:如果我能每天4点30起床用来背英语单词的话,我估计各牛逼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都拿到了。

  @张兜兜不长痘痘:玩这个的意义是啥?是王者荣耀不好玩还是饭不好吃?

  @Trouble_H:一定是作业太少了!

  @钱江晚报:你们津津乐道的笑话,对于某些心理脆弱者是灾难性的。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人生只有一次,任何危及生命的行为都该被禁止。一生漫长,谁都有脆弱、无助、彷徨的时候,“蓝鲸”游戏利用人性弱点,“间接”杀人,当务之急是立即查删,也提醒我们维护网络安全任重道远。同时,也应将生命教育贯穿人生始终。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