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快递单”理念可全面推行

2017年03月28日 07:41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隐私快递单”理念可全面推行

  □史洪举

  不少人收到快递后撕开包装随手一扔,姓名、手机号、住址等个人信息极容易泄露。近日,记者获悉,菜鸟网络正在联合中国物流企业,将启用更安全的隐私面单,消费者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中间4个数字,都被*字符代替,让个人信息更安全,专家表示,“现在是隐去手机号码,以后包裹上消费者相关信息会越来越少”。

  隐私快递单,主要是快递单表面上收件人的地址、手机号等关键信息将以特殊符号替代。这样一来,消费者隐私被快递渠道泄露的概率将大大减小。这一作法是科技发展在保护隐私方面的具体应用,而且应该在网络购物领域更多运用,对电商也可实施隐匿手段,避免任何人都可看到消费者信息,进一步保护消费者隐私。

  仅在2015年,有统计的全国快递企业重大信息泄露案就达43起,外流消费者个人隐私数据的订单有上百万张。由于消费者为确保能及时收到货物,填写的信息准确性相当高,信息一旦泄露,将给消费者的生活安宁乃至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威胁。那么,利用APP软件,要求快递人员无法查看快递单中的个人信息,只能通过该软件才能联系收件人,相当于给收件人的个人隐私装了一把安全锁,不再通过快递渠道被泄露。

  此外,快递渠道只是隐私泄露的一小部分,互联网企业“内鬼”窃取隐私的案例不在少数。还有一些隐私属于入驻商家泄露或恶意利用。如针对一些作出差评的消费者,一些商家会以各种方式加以滋扰,甚至前往消费者住处实施报复。这说明,消费者的一些隐私也会被商家不当利用。

  因此,条件成熟时,不仅应全面推广隐私快递单,还应将这一理念融会贯通至网络购物流程,全方位保护当事人隐私信息。譬如,在客服与消费者之间构建屏蔽机制,隐藏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并与快递企业做好对接。消费者下单后,自动生成相应单号,通过快递企业的程序读取信息后,便可得知该订单应送往何处,并最终投递到消费者手中。由此,也可以大大减少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技术改变现实,人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互联网购物领域,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将得以全面保护,不再长期处于“裸奔”状态。

  “每天”败给“海天”傍名牌的警钟

  □苑广阔

  江苏伊例家食品有限公司与呼和浩特市每天食品有限公司共同生产销售一款 “红烧酱汁”产品。该产品商标中所使用的“每天”字样与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天”注册商标相近似,同时该产品的装潢亦存在刻意仿冒。近日,佛山中院终审宣判,认定两食品企业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海天”在调味品行业里已经是著名品牌,深受消费者青睐,但是“每天”却很少有人听说。 “海天”与“每天”,看上去两个字差别挺大,但是体现在商品的包装上,“每天”通过字体的变形、独特的包装设计等等,然后再加上在其他包装方面的刻意模仿,就可以达到近似的效果。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傍名牌”。

  经过法院的一审二审,最终判定“每天”侵权成立,要求“每天”公司停止使用涉嫌侵权的商标和产品包装设计,并且对“海天”公司作出经济赔偿。判决下来,不但“海天”公司舒了一口气,广大消费者也同样舒了一口气。如果任由这样的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继续存在下去,除了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同时还会严重打击企业的创新活力,甚至说在客观上鼓励了“傍名牌”现象。

  有了法院的判决,可以对市场上那些肆意侵权、恶意“傍名牌”的企业带来警醒和震慑作用,引导和督促他们规范经营、守法经营,以免被人告上法庭,输掉官司,落得一个得不偿失的后果。就像新闻中这家“每天”公司,现在使用了多年的商标不能再使用,势必会对企业日后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影响,那么企业为何当初不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而非要去“傍名牌”呢?

  另一方面,这样的法院判决,也给那些被侵权的企业以提醒,那就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到侵害,就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身权益,这不但是为自己负责,同时也是为消费者、为市场负责。如果一味地容忍这种不正常、不正当市场现象继续存在下去,最终只能对自身权益造成严重侵害,甚至是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