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民间力量应做好“一带一路”软外交

2016年10月26日 07:45   来源:环球时报   

  “一带一路”自2013年提出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有人将其看成中国“对外扩张”的战略,有人则认为是一种变相带有政治色彩的对外援助,这些都不准确。在我看来,“一带一路”是一个广泛的概念:首先它不局限在某个特定区域;其次我们通过“一带一路”输出的不是战略,而是经济协同、文化交流、合作共赢和相互交融的观念。

  古代中国曾运用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同西方文明建立联系,而今天的“一带一路”概念是借古喻今,是为展现中国渴望走出以前的框架并与世界建立更紧密联系的愿望。近代中国曾经历过长时间的闭关锁国,现在中国对外开放,经济、文化不断崛起,中国人渴望进一步拥抱世界。

  通过“一带一路”拥抱世界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如何做好外交的过程。目前我们有政府主导的“硬外交”,也有民间参与的“软外交”。“硬外交”占主导,但实施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碰到对象国在很多关键问题或小问题上设置的阻力;我们的企业跟随领导人出访中签订的一些投资协议最后无法落实,影响中国企业的整体诚信等。很多只涉及经济文化方面的问题,最终却演变成政治问题。而解决这些涉及到软实力,“软外交”可以起到“硬外交”的重要补充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民间的经济、金融、文化等方面力量有意识地壮大起来,扮演好开展“软外交”的角色。比如民间资本成立基金,可以用更符合市场经济的方式为中国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避风险,进行合理合法投资,还可以更灵活地筹集国际资本,寻找商机,为国内的国企和民企搭建桥梁。

  因此我们需要同时做好“硬外交”和“软外交”,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互相弥补缺陷。这是“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题中之义。(作者是中国海洋战略论坛理事长,本文由刘准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