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款存储谋私的腐败现象

2016年09月21日 13:27   来源:中国江西网   侯文学

  近日,福建龙岩等地对党员干部利用公款存储谋私逐利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截至目前,龙岩市共清理填报银行账户9324个,撤并银行账户854个,撤并资金5.83亿元。(见9月20日京华时报)

  龙岩此次专项整治,部分源于落马的前市委书记黄晓炎受贿案。在案件调查中,黄及其家人利用公款存储谋利的问题得以暴露:黄的妻子在厦门的一家商业银行任职,这家银行在龙岩原本没有设网点,黄调到龙岩任市委书记后,该银行很快在龙岩设立分支机构,黄的妻子被委以筹建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之一。结果,仅两三天时间,原来存在其他银行的存款迅速被“搬运”到该银行,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公款存储占绝大多数。不少银行负责人因为都知道背后是市委书记的影响力,虽然叫苦不迭,但却毫无办法。

  利用权力以公款存储谋利,在领导干部中并不鲜见:2014年被查处的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原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金小云在任职期间,曾亲自出面要求自己分管的部门把单位公款存到其儿子工作的银行,帮助其儿子获得存款提成百万余元;江苏省财政厅原副厅长张美芳,利用其决定巨额财政资金存放在哪家银行的权力,收受银行大额回扣,这些款项成为其受贿主要来源;龙岩一家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儿子四年内换了三家银行任职,待遇优厚,其“敲门砖”就是该领导任职单位的基建账户及大额资金,都随着该领导儿子任职银行变动而变更……

  一些领导干部利用公款存储谋利,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腐败现象。2014年11月,中央第五巡视组向浙江省反馈巡视情况时就明确提出,利益输送出现新的表现形式,手法隐蔽,其中就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利用公款存储谋利的情形。2015年7月,贵州省委专项巡视组对12所省属高等院校和3家医院及卫生机构进行专项巡视后指出,多数单位存在公款私存的违纪和腐败问题。若任由这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不仅会导致金融业无序竞争,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而且会助长官场的不正之风,对腐败现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会毁掉一批干部。

  公款存储利益输送“潜规则”,所以会在一些地方滋生蔓延,且导致案件频发,银行业难咎其责。在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各家银行都有揽储任务,银行分支机构有存款数量考核指标,揽储有“公关费”、“宣传费”等专项开支,用于“款待”公关的重点客户,这实际上是一种打着合法旗号的贿赂行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款体量大、来源稳定,于是成了各家银行争抢的“大蛋糕”,而对公款存储有决定权的领导干部自然成了各家银行“公关”的重点对象。当然,公款存储利益输送能够成为“潜规则”,也与一些领导干部在银行大力“公关”下被攻陷有关。据多地纪委办案人员介绍,除高档宴请、报销发票、安排旅游、赠送购物卡等常规利益输送手段外,更隐蔽的是银行安排公款单位领导的配偶、子女或其他利益关系人到银行任职,能带来大笔存款的还能得到超常规提拔使用,甚至当上支行行长、副行长、部门经理等要职,每年还可获取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绩效收入。在这些利益诱惑面前,一些意志不坚定的领导干部,很容易被“拉下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惩治腐败这一手必须紧抓不放、利剑高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对利用权力以公款存储谋利的新的腐败现象,无疑也需要加以覆盖,且坚持零容忍。这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需要加强银行监管,引导银行靠提高服务质量和正当的手段公关,而不是靠利益输送拉领导干部“下水”。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掌握财权的领导干部监督,加大惩处力度,以遏制住利用公款存储谋私的腐败现象。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