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背后的科学素养之问(图)

2016年08月12日 09:3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苑苏文 周琳 

  编者按

  备受瞩目的“巴铁”项目,曾因“治堵神器”“海外获赞誉”等标签,被媒体持续报道。该项目最近在秦皇岛试车之时,不少人对“巴铁”上路充满期待,但媒体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之声。无论是对技术细节的追问,还是对该项目尚处于试验期就向民众募集资金的质疑,都有待回应和释疑。

  相较于国外科研投入资金充裕、投资主体多元,我国的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够,很多民间科技项目都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如何在保证正常资金募集的同时,防范借机诈骗敛财、非法集资的金融风险,成了摆在相关职能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如果民众科学素养不高,缺乏质疑的精神,就容易上当受骗,这就有必要加快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步伐。

  第18期“议事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等人,请他们分析了“巴铁”争议以及“民间科学家”现象,并就“互联网+”时代如何普及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给出了建议。

  采写: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苑苏文、周琳

漫画:李宏宇 

普及科学精神“道阻且长”

  近代科学起源于西方,而这一概念引入中国也就是近百年的事情。这样的历史差异导致国人对科学关注不多。有些人甚至弄不清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神话、科学与科幻的关系。近些年,中国民众的科学素养有显著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根据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6.2%。按照最新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这一比例预计到2020年才会超过1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在2008年就已达28%,瑞典公民2005年具有科学素养的比例就已达35%。

  如果科学素养不高,缺少质疑的习惯,缺乏调查实证的精神,就容易被忽悠。此前,有位民间科学家宣称自己几年前就在电视上提到了“引力波”,居然有很多网友和媒体据此认为中国人比西方科学家更早发现引力波。

  张双南指出,正因为科学精神的全民普及“道阻且长”,权威部门更要主动发声。很多时候,普通人甚至媒体记者并不清楚某个项目是否靠谱,相关领域的专家就应该主动站出来答疑解惑;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谬误,而不是在舆论倒逼之下被动回复。

  张双南还指出,目前地方政府和科学界缺少相对高效的辟谣机制,如果能建立起完善的机制,对涉及科技领域的社会热点事件做出及时回应,不实传闻和骗局就会不攻自破。

要辩证看待“民间科学家”

  据媒体报道,“巴铁”的总设计师仅有小学文化,有一些网友因此将他与其他备受争议的“民间科学家”联系到了一起。事实上,如何看待“民科”,也是判断公民科学素养高低的一个方面。

  历史上有很多发明创造都源于民间,但近代以来,随着发明中科技占比的提升,科研工作逐渐由政府和专业机构主导。科学逐渐和整个社会的文明、国家的发展建立了密切关系,如今,科学技术已高度专业化,科研门槛越来越高,民间科研创新有所作为的空间并不大。

  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张双南比普通民众接触过更多的民间科学家。他发现有些研究者根本不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却非常渴望出成果。张双南认为,原则上讲,“民间科学家”对社会没有什么危害,有些人危害的只是自己或家人——有人连很多基本原理都没搞清楚,就一头扎进去做所谓的研究,最终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大有人在。

  很多人的本意不是骗人,只是想宣传自己所谓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而那些被“伪科学”误导的人,很多人也是因为自身科学素养不够导致的。整个过程中,可能双方都没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也是科学精神不够普及的表现。

  张双南举例说明,经常有人给他发永动机的设计图,或自称推翻了广义相对论。他不用看也知道那些所谓的研究违背了基本的科学原理,但有些人仍然在坚持。张双南说,陷入自己臆造的理论循环里的人,他们所理解的科学和科学界理解的科学分歧很大,没有互相交流的可能。

  有人在“分答”上向张双南提问,“如果我能用科学的方法证明我的科学成果是正确的,你能否推荐我的成果,并宣传我的成果?”张双南回答道,“如果你能用科学方法证明你的成果是对的,我愿意推广你的成果。”但提问者却压根不知道什么是科学方法。

  当然,这并不是说“民间科学家”毫无作为。现实中,一些人虽然没机会从事专业的科技研究,接受系统的学习,但他们通过天赋异禀或刻苦自学,也能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

  最近就出现了这样的例子:浙江大学的蔡天新教授发掘了一位民间数学家,小伙子本来是个打工仔。蔡教授看了他的研究成果,觉得里面还是有些好东西的,就请他去交流,结果真发现了有价值的成果。蔡教授认为这个小伙子的研究中有两三个是不错的,其他人也确实没有做出来。

  张双南认为,一些热爱科学的普通人如果能得到专业科学家的帮助,就会事半功倍。但是,区分民间科学家和“伪科学”很困难,很多人确实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做的也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有价值的东西太少。张双南建议,对来自民间的科研成果,哪怕是看起来不太靠谱的,也不要急于全盘否定。或许可以借助专业科研机构的力量进行鉴别和分类,对于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引入产业资本的扶持,这样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效果。

互联网时代科普应“触而可及”

  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民间科学家”们,都应该努力提高科学素养,才能在科技创新之路上走得更远。要实现这一目标,科普是关键的一环。而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更好地通过科普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呢?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最新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以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为目标,广泛开展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

  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科技馆增至409个,科学技术博物馆增至724个。我国公民对科普设施的利用情况与美国已大致相当。然而,在硬件上逐步改善的同时,我国在大众科普的方式方法上还有许多改进的空间。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人才与科普处调研员邱成利认为,目前而言,我们的科技馆、博物馆的展品创新性不够,同质化也太明显。特别是在展览方式上,互动性还很不够。“许多讲解员都是靠背材料来讲解,没有和参观者进行交流互动。科普要让公众能够参与、体验、互动,不要老是‘看得高大上’,却可触而不可及。”

  “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果仍只依赖传统手段进行科普,就不仅仅是落伍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应该对从事科普工作的人进行科普的问题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表示,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虚拟仿真软件、3D网页,以及不可胜数的科普类网站和频道,不仅丰富了科普方式,而且将会成为科普工作的主力手段。 

  (参与:新华社记者朱基钗、陈聪、刘奕湛)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