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化”:文化走出去的秘籍

2016年05月26日 09:22   来源:人民日报   张 宇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灵魂式的代表人物。没有这个灵魂,媒体报道评论找不到聚焦的地方,观众的感情投入也找不到聚焦的对象。

  要真正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大国的形象,一定离不开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中国人。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个古老又崭新的课题。说古老,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我们先人汲取亚欧各国文化,同时把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中国文化向各国传播的最好例证。说崭新,“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创造了新的空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两年越来越多地被提起,重视的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但想要推动文化“走出去”,或许我们可以逆向思维想一想:外来文化是如何走进来的?

  据我所知,最近30年来,世界表演艺术、特别是欧美各国表演艺术对中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格化的影响。不论戏剧、舞蹈还是流行音乐领域,往往是通过一个个大师、一个个明星——一个个具体的人——走进来的。卡拉扬、小泽征尔、穆迪这些指挥家代表的欧美古典音乐,斯皮尔伯格、卡梅隆这些导演、汤姆·克鲁斯这些明星代表的美国电影,统统以个人的形象走进中国。包括迪士尼的米老鼠、狮子王,也是一种富有魅力的人格化形象。换句话说,人格化是把自己国家的文化艺术推向全球的一种最成功、也最事半功倍的办法。

  中国文化同样应该人格化地“走出去”。这里的中国文化,不是狭义的文学艺术,而是整体的民族文化。海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道孔夫子的学说、老子的智慧,也是通过孔子、老子这些人格化的化身。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被历史记住的也是一个个的代表人物。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推动中国演出走向世界的工作已经做了近60年,推出去的国内演出团体数以千计,但是能够作为里程碑的演出数量远没有那么多。5月24日举行的“相约北京”闭幕式,程派青衣张火丁与叶派小生叶少兰合作演出《白蛇传》,开票时一票难求,演出时赢得观众的满堂彩,堪称近期首都演出市场的一大热门事件。如此盛况,与去年张火丁成功登上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简直如出一辙。

  如果说,86年前的梅兰芳先生“走出去”和86年后的张火丁“走出去”,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格化的方式。美国的受众、媒体、高校,首先是接受了梅兰芳这个人,同时接受了他带来的中国的京剧艺术。梅先生在莫斯科访演期间,可谓“谈笑有鸿儒”,他在和俄罗斯艺术大师们的交往中,通过他个人的魅力传播京剧文化,影响了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学者化之后的京剧艺术家张火丁,同样在海外创造了一个人格化的中国京剧艺术形象。

  我们的舞台艺术年年都在向外走,但大多数情况下,观众们只知道来了中国的京剧团、歌舞团,演出了中国的艺术,但在他们心中,这些艺术却因为缺少具体的形象符号而面目模糊。从传播学的意义来讲,我们的文化传播缺少一个鲜明的灵魂。没有这个灵魂,媒体报道评论找不到聚焦的地方,观众的感情投入也找不到聚焦的对象。正如我们从来不笼统地说欧美交响乐来了,而一定是说卡拉扬带着柏林爱乐乐团来了、小泽征尔带着波士顿交响乐团来了,国外的观众也需要知道,是哪一个具体的人,带着他们所欣赏的中国艺术到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艺术家们既是路又是桥——既是艺术传播之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座座继往开来的桥梁。

  放眼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灵魂式的代表人物。比如,一提到英国文学,人们肯定会想到莎士比亚;提到美国流行文化,也一定会想到猫王、迈克尔·杰克逊。反之,如果这个代表人物推不出来,这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舞台的鲜明形象也难以树立起来。

  从北京奥运会到APEC会议,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今天的中国人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只有一个经济大国的形象是远远不够的,这与中华五千年辉煌文明的厚重、与中华文化曾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是远远不相匹配的。中国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一定同时是一个文化大国的形象,而且,这个形象要得到举世公认。而要真正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大国的形象,也一定离不开一个又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鲜明的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人格化的成功形象树立得越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效也会越大。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