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洒水酿车祸,教条工作结了多厚的冰?(图)

2016年01月18日 13:25   来源:东方网   郭元鹏

  1月14日上午,安徽阜阳出现了“怪事”:从当日清晨6点到上午8点半之间,城区共接到了42起交通事故,在这些交通事故中,报警人都用了类似的词语——地滑、结冰。原来,当日阜阳气温较低,最低温度-5℃。而当日凌晨4点多,洒水车冒着严寒“辛苦”工作,洒水清洁路面,导致阜阳城区多条道路结冰,继而影响交通。对此,当地环卫部门已向广大市民致歉。(1月17日《安徽商报》)

  洒水除尘,是每一个城市都选择的除尘措施。这种除尘措施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廉价的,这也是各地城市多选择这一方式的主要原因。洒水除尘的办法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这个办法实施的环境。环卫部门的辛苦我们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当冬天洒水导致路面结冰,因此引发42起车祸的时候,环卫部门的一句“对不起”岂能换来礼貌的“没关系”?

  冬天不是不能也使用这样的办法治理尘埃,而是要知道有所选择。比如在气温不至于低到可以结冰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办法。作为环卫部门在冬季里采用洒水防尘办法的时候,就应该关注天气预报,确保洒水的好事情不成为祸害市民的坏事情。

  冬季气温较低,原本就容易导致路面结冰。这个时候,环卫部门还安排工作人员在最容易结冰的清晨去洒水,坏处是大于好处的,虽然降低了尘埃,却也给道路安全带来了危害。这暴露出的是什么?就是教条的工作作风。对于环卫部门的员工来说,他们是按照习惯去洒水的,工作制度规定他们必须每天洒水。可是,如果职工洒水后发现路面结冰了,就及时纠正错误,整个阜阳城区还会出现42起车祸吗?当然,职工也有难处,因为每天按照时间规定洒水是他们的工作。可是,能不能主动将情况反映给领导,让他们重新思考?

  为民服务需要关注的是细节,只有细节做好了,才能收获完美的工作成绩,才能赢得百姓的赞誉。遗憾的是,很多部门的工作都是教条的。前段时间,有地方被曝出了“给残疾老汉分发超短裙”的新闻。你能说捐赠企业错了吗?你能说爱心错了吗?你能说救助有错吗?错的不是爱心和救助,而是教条的工作作风。是教条的工作作风将好事情办成了坏事情。

  笔者还想到了一个新闻。说是某地开展扶贫工作,为贫困村的困难群众送去了空调。一年后他们开展了回访,发现这些空调还装在箱子里。领导表示疑惑,这么热的天为何不将免费的空调安装上?贫困户是这样说的:吃不上喝不上,我们有钱开空调吗?

  工作往往就是这样,不能如此的教条,在以人为本的时代里,所有公职单位都应该思考该如何把好事情做好?冬天洒水酿车祸,结冰的究竟是什么?答案是教条的工作方式也结了厚厚的冰。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