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6日在浙江乌镇开幕,习近平主席发表了主旨演讲。淙淙流水畔,粉墙黛瓦间,习近平主席从人类文明的高度总结了互联网在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上的历史意义,并就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五点主张,就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提出四项原则,为世界互联网发展提出了共享共治的框架构想。
方圆几十公里的中国水乡,此刻让环球同此凉热。也许这就是一种象征意义:全球化从上个世纪形成明显趋势,但却是在互联网诞生之后才有了“地球村”现象;“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进程从几个世纪前就已经肇始,但却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深刻影响到日常生活最细微的层面。一场囊括了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两千多名与会嘉宾的盛会,能以如此集中方式达成;一次布局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世界级磋商,能以如此高效的方式推进,这正是互联网为人类带来的深刻变革之一。
互联网已让全世界互联互通。经济生活上,互联网为信息、观念、技术、资本、人才的全球性流动提供了载体,为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能和变量,已经将人类发展的进程调整到同一节奏上来。不但确定了现代经济的普遍标准,也催生了与这种标准匹配的共同体意识。在文化生活上,互联网带来了过去几个世纪都没有的频繁的文化交锋,迅速普及了人类曾花费漫长时间形成的“和而不同”共识。孔子与耶稣的对话、希腊三圣与诸子百家的碰撞,今天已不单单靠学理辩论、理论传播、学术会议达成,而是借由无数微观的、跨国界的网络社交进行,借由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影、电视等大众文化产品进行。可以说,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也亟待全世界形成共同的分享模式和治理规则。
互联网需要全世界共享共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同时,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难以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国际社会唯有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才能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革中披沙拣金、在互联网孕育的文化大潮中涤浊扬清。
半个多世纪以来,互联网如一场无形中的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认识方式。它大浪淘沙,引领着新的技术方向;它兼容并蓄,孕育了新的人文景观。它的四通八达,让万里之遥变为咫尺;它的迅捷高效,让一秒钟变得更长。它以此发出提醒:人类能在更紧密的联系中更高效地获得文明成果,这正是乌镇互联网大会要表达的主题,也是习近平主席引用墨子名言“天下兼相爱则治”的深远意义所在。(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