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共享发展理念?

2015年11月25日 09:41   来源:羊城晚报   张丰清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提出了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共享发展理念呢?

  共享发展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取利益的政党。”一部中国共产党执政史,就是一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从毛泽东主席的“人民万岁”到习近平主席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勾勒出了“人民至上”这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主线。执政为民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使人民富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个重要的发展理念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先后经历了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发展乡镇企业,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到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历史阶段。历史发展到今天,开始进入通过先富带后富,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新时期。共享发展回答了“发展目标是什么和发展成果如何共享”的问题,找到了发展的归宿,印证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必然要求。“小康”一词本身就是一个贴近民生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党一直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斗,其出发点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人民幸福。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受过去国家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等因素影响,民众生活条件改善还没有达到全方位。“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摆脱贫困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共享发展,就是直面这一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让人民共享更多改革红利,把各个地区、民族、群体都纳入我们的发展框架中。五中全会提出的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不让任何一个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掉队”等系列共享发展措施,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共享发展是推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共享发展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深刻命题,也指明了实现推动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来推动经济发展。“效率优先”发展理念深度激发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社会的活力和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效率获得极大提高,逐渐形成了先富阶层和先富群体。共享发展,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阶段,对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发展理念的完善和升级。发展决定民生,离开了发展,无法改善民生;民生影响发展,民生问题解决好了,发展才会有力量、有后劲。坚持共享发展,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13亿多中国人才能朝着共同富裕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