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这么想上课!”近日,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的学生称,10月26日,学校突然无故停课,到现在仍未恢复正常教学。学校专职教师表示,由于被拖欠六个月工资和社保,且学校进行拍卖,无奈集体停课。目前,北京市教委已接到学生和老师的反映,教委称起因是管理方内部纠纷,需学校提出解决方案,预计月内会得到解决。(11月10日《新京报》)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话一点不假,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因为管理方内部纠纷,导致教师被拖欠六个月的工资和社保,教师集体停课,一场停课讨薪的戏剧就此上演。但是由此造成的后果,却是学生两周多时间无法正常上课,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证的发放,真是大象打架,草坪遭殃。
高校教师集体停课的事在国外很是常见。去年,为抗议学校改革养老金计划,英国学校和学院联盟组织全英69所大学的教职人员从11月6日起实行罢工,在此期间暂停学校所有计划中的考试日程、停止发放作业、评分和反馈意见。前不久,环球网还报道,曼彻斯特大学人员过剩或裁员,教师拟罢工抗议。而在国内,高校教师罢工的问题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去年,厦门某高校老师因薪资问题罢课,直接导致学生无人看管;为讨工资,云南一高校百名教师罢课,3000多学生被迫停课。
不管国外还是国内,罢工的教师们都在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抗争,相比而言,作为罢课受害的一方——学生,国内的学生权利似乎更容易受到侵害,教师罢工了就没有人上课,学生的学习时间就白白地流走,学校连个说法也不给。而在英国,学生的权益意识相当强,他们甚至会向校方索要学费“退款”,学校、老师、学生三方有着相互清晰的权益制衡机制。
就本次新闻事件而言,今年6月,北京市教委发布“2014年民办高等学校及其他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状况年度检查结果”显示,该校年检结论为不通过。这不啻于发布一个警告,提醒公众,该校已经存在许多问题,亟需整改。然而,从6月到现在,该校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相反却爆出了管理方内部纠纷的问题,接着拖欠教职工工资等问题渐次浮出水面,矛盾累积,教师权益得不到保障,辞职的辞职,停课的停课,而学生只能眼瞅着权益受到损害。
管理方内部的纠纷最终损害到了师生权益,公众或许有疑问,管理方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纠纷?但在笔者看来,这种纠纷什么时候都不应当和师生挂起钩来,你们有纠纷,老师却在正常上课;你们有纠纷,学生的学费一分都不少。管理层的纠纷,让师生“受伤”,真是岂有此理。缺乏一个学校、老师、学生三方相互清晰的权益制衡机制,才是纠纷伤害师生权益的“刽子手”。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