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确认书”折射抢生源乱象

2015年07月24日 07:45   来源:西安晚报   长雒

  记者在云升苑小区见到了阳阳和她的母亲杨女士。母女俩的心情看上去并不太好。阳阳今年高考以671分的成绩成为重庆江津区文科第一名。6月28日,复旦大学招生组和阳阳签署了一份“复旦大学2015年专家组咨询确认书”,这份确认书上写着:经招生组专家审核,确定你为复旦大学2015年“优秀推荐生”。但在7月18日,阳阳提交自己的准考证号查询录取结果,结果让她感到震惊——她并没有被复旦大学录取。(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6版)

  十年寒窗苦读,谁不想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更何况阳阳在高考中还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梦想原本已经近在咫尺了,可谁曾想,这一切竟因一份“确认书”搅乱了——她如果按照自己最初的想法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就被顺利录取了。而现在的结果实在令人遗憾。对于此事,有观点认为,错不在高校一方,因为“确认书”本质上只是一种推荐信,阳阳没被录取是因为其竞争者分数也很高,将她比下来了。然而,对于此事,更应该反思的是高校在抢生源大战中的出格举动,换言之,“确认书”本身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复旦大学的招生人员曾对阳阳表示,录取要做到三点:1.不要填提前批;2.把复旦大学作为第一批第一志愿填写;3.除了复旦大学之外,建议任何学校都不要再填报。众所周知,高考实行的是分批次、可报多个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复旦大学的这般“叮嘱”实际上是对考生自主填报志愿的严重干扰,不让填报提前批次,实际上就失去了这一批次的录取机会;建议在多个平行志愿中只填复旦一家,试问,当时高考录取工作还只是处于填报志愿的阶段,复旦大学怎有把握一定会录取阳阳,又怎敢轻易建议考生“只填一个”?有律师表示这是误人子弟,在笔者看来,这体现的还有某些高校在招生工作上的“唯利是图”——纵观所谓“确认书”,基本都是对学校有利的,而考生的权益则完全没被顾及。若不是阳阳不那么听话,在复旦大学之外还填了另外一所高校并被录取,后果可能更加不堪设想。

  犹记得不久前清华和北大的招生组在微博上进行骂战的一幕,混乱骂战是高校抢生源乱象的一个缩影,而这次出现的“确认书”又何尝不是。国家教育部曾经针对清华和北大的抢生源大战给出回应,要求高校严守招生纪律,“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学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以此来看,所谓“确认书”是不是属于违规承诺录取?针对此事,复旦大学表示,正在核实。教育部门本该及时介入,纠正高校在招生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如果做好了监督,“确认书”就不会出现,考生也就不会这么轻易被忽悠。

  高考后根据成绩选择高校,这一过程之所以被称为“填报志愿”,体现的是对考生意愿的尊重。不论是老师、家长,还是高校,都应充分尊重考生本人的选择,并为考生的选择权利提供庇护。“确认书”无疑是对考生自主选择权的严重干扰,尤其是当“确认书”来自被名校光环笼罩的复旦时,其诱惑性和误导性大大增强。相关高校是该好好反思了。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