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的《亲爱的》

2014年11月06日 10:19   来源:新民晚报   华心怡

   是在虚构的世界里臆想,还是在现实的世界中苟且?也许,虚实间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亲爱的》催泪上映好一段时间了。但显然,它又不是叫人流泪排毒这般简单。在其即将下档之际,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已作出修改,一旦正式颁布,对于收买被拐卖儿童、妇女行为的判定,将从“可不追究刑事责任”变为“一律做出犯罪评价”。主演黄渤第一时间转发同题新闻,口吻是按捺不住的兴奋:终于有希望了!被拐卖妇女儿童的买方也有罪了!这一切来之不易!

  在《亲爱的》上映期间,主演黄渤亦利用自己的明星效应,通过微博在五小时之内帮助一对父母找到了走失的孩子。而更多的,是每天收到各地丢失孩子的信息。丢了一个孩子,整个家庭都摇摇欲坠。其残酷,如生离死别,叫人肝肠寸断。

  很多作家,国内的,国外的,都表达过雷同的一个意思:文学的理想主义品格和现实主义表达有改变一个民族个性的可能。所以,战争时代,会有文学的笔呐喊;和平年代,会有文学的笔调和。一派社会气象的背后,一定孕育着一股文学风潮。一直觉得,电影是文学的一种影像表现形式。它更立体化地塑造着现实与理想的混沌结合。

  看电影,那些在开头或结尾打出“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或许没有《阿凡达》之类的高大上,却大多直指人心。现实,从来是最好的故事讲述者。在一定意义上,《亲爱的》推动了对“买方”行为判定的修改。其票房不错,明星不小,足以保证其传播有力。

  电影史上,美国电影《细细的蓝线》重现枪杀案,为“罪犯”洗冤,促使真正的罪人站了出来承认罪行。韩国电影《熔炉》令一所残障学校性暴力案中的反面人物在现实中被定罪。改变世界是一种奢望。但当我们坚持真善美的传播,有一天努力偶有回报,便是最大的肯定。

  至于亲爱的们,好好相守在身边,便是幸福。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