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政部的数据,我国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累计销量已分别达到1万多亿元和7354亿元,去年销售总额超过3093亿元,同比增长18.3%。但记者调查发现,巨额的公益金去向却扑朔迷离。(11月4日《今日早报》)
梳理去年的彩票公益金审计“风暴”,至少三个问题应引起重视。一者,公益金不公益,成为彩票管理部门的“唐僧肉”。譬如,山东省及下属8个市、62个县体育部门将3447.28万元的公益金,用于办公经费、办公楼维修及车辆购置等。二者,公益金分配太过随意,有的地方财政部门至去年尚未制定彩票公益金的分配管理办法,即使制定了也未明确市、县分成比例。三者,彩票发行费一直占到彩票收入的15%,远高于国际通行的5%,随着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去年发行费总额超过了450亿元。
一方面是彩票公益金流失严重,动辄被管理和发行部门挪用,以满足部门利益;另一方面,彩票发行机构的日常运营、代销人员的代销费用等彩票发行费,随着彩票销售额的大幅增长越来越庞大,背后借彩票发行衍生的优渥待遇令人浮想联翩。再者,对中低收入者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空吸效应”,却没有矫正措施和救济制度。由此导致彩票业的公益性严重受损。
现行体制下,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彩票的监督管理,各级民政和体育行政部门负责福彩和体彩的管理发行。尤其到了地方,彩票管理和发行机构,只是民政或体育部门的一个下属机构,级别不高,各种监督触角不易延伸至此,却掌管着巨额销售资金,风险陡然倍增。而财政部门监督又往往局限于业务领域,难以发挥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效力。
改革彩票业的监督体制,甚至引入第三方监督平台,让彩票业公开透明,同时,合理核定发行费用,并建立“问题彩民”的救济机制,是彩票业重构公益性所绕不开的系列问题。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