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徽六安市以二十四孝故事为题材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引发了争议。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那个叫“郭巨埋儿”的故事。(10月26日中国广播网)
百善孝为先,加强孝道的弘扬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自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部二十四孝经,可以说是孝道的极致化和标签化,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当下,从经典孝道故事中培育全民道德素养,不啻为一种好形式,值得肯定。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过去被奉若经典的做法,在今天看来已然荒诞不经。二十四孝源于过去的时代,其间不乏愚孝之下的反人性。仅以“郭巨埋儿”来看,为了更好奉养老人,而要选择把自己的儿子埋掉,孝心固然诚恳而迫切,然杀人既违反道德更触犯法律。如果这种做法都可以获得支持,那么任何善意的行为都可以找到放行的理由,比如为了给孩子治病,就可以去抢钱,还比如为了奉养老人就可以不择手段。
以道德为名对规则进行践踏,恐怕是当前道德重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失德失范并非某一个群体和某一类人的表面,已然成为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更主要的是,很多人并非不知道“公地悲剧”和“破窗效应”的可怕,然而却总能为自己的利己做法找到理由,从而导致是非的混淆,对错的混乱。在追求结果公平之时,忽略了最基本的程序正义,导致手段和方式的全面走偏。比如一系列的“校园砍杀案中”,很多人并未着墨于对犯罪行为给予强烈的指责,而是用“生活所迫”而为其找理由开脱,以图用道德同情代替法律惩处。在给犯罪者以侥幸之时,也带来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有利无利都可以打出道德的悲情牌,实在不得已还可能用“签名求情”来作为挡箭牌。
社会转型之下,道德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规则和品质,进行道德的重构也显得尤为迫切,否则我们无以找到心灵的归宿,也无以实现对底线的坚守,更无以实现真正的幸福。时下社会的物质世界越来越丰富,但人的安全感却日益消失,人人自保又人人自危,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使得整个社会对道德的回归显得极为饥渴,以至于无所不用其极。然而,道德的重构与回归更应注重对规则的遵守,对人性的呵护,对底线的敬畏,并与时俱进做好对权利的保护,尤其不能以牺牲人性和生命作为代价,不能以颠覆规则和程序作为前提,否则无以维护道德而是伤害。
从对道德标杆的过度褒奖,到动辄冠以“最美××”的标签,再到对二十四孝不加选择的宣传,这些都是道德饥渴症下的不加选择。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道德的回归与重构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相比较而言,如何构建比构建什么更为重要,如何实现程序上的公平与手段上的理性,已成当下道德建设最亟待解决的课题。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