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环14连塌闹剧何时“剧终”?

2014年09月23日 10:42   来源:荆楚网   韩丹丹

  “西三环塌了补了又踏了”—这句话,都成郑州市民口头禅了,不知道的话,你就“落伍”了。前天,就在本报道《西三环塌塌不休责任认定未出炉》见报当天,西三环中原路很不给面子,又塌了,这已经是半年来西三环第14次塌方。(9月22日 《大河网》)

  塌了补了,补了又塌了,听起来像是绕口令的一句话却是郑州西三环路况的真实写照。在这个多雨的秋季,塌方闹剧让老百姓身凉,心更凉。

  这场闹剧始于今年四月初,虽然上演于郑州西三环路上,观众却是全国人民。道路一塌再塌,人心更是如此。人们甚至断言马上就要有15塌、16塌,这句玩笑话背后是满满的辛酸与无奈。试问,塌方可以绕着走,难道人心也可以绕着走吗?这场闹剧何时才能画上句号?

  塌方闹剧不禁让人想起了在近几年强降雨的夏季,出现了一些城市“重地表,轻地下”积水严重的状况。隐藏的下水道工程是城市的良心,地面上的道路是城市的名片,这地上地下的一幕幕闹剧也该停播了。

  让闹剧愈演愈烈的是,事故出现后各个责任方赶到现场分析塌方原因,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对事故责任的认定,也没有涉及追责的问题,让“观众们”只能“干瞪眼”。什么是真正的走群众路线,什么是面子工程,老百姓一眼能看出。在关于老百姓民生的问题上妄想应付了事,必定要被“打脸”。

  因此,这场闹剧要求我们将“责任观”落实,落细,落地。左手抓制度,对于道路事故处理制定明确问责制度,杜绝出现事故,封闭互相推诿的空间,让严密的制度锁住事故的“喉咙”。右手抓思想,将外在制度内化为思想,从思想源头上切断城市建设事故的脉搏。

  短短几个月的14塌,这场“戏码”难免有些“大尺度”,若想叫停这场闹剧,首当其冲是找到幕后编剧——认定事故责任方,让闹剧休,让人心安!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