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电影院要转型成啥模式

2014年06月20日 11:02   来源:东方网   王洪

  中国影院和银幕数量的“井喷”,已成为内地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量化标尺。然而,电影院数量增长的繁荣表象之下,同时隐伏着危机;昨天国内院线负责人齐聚上海国际电影节“新浪潮论坛”,热议院线的困境与出路,关注“五年后的电影院会是什么样”(《文汇报》5月19日)

  当中国电影今年票房将突破200亿,并且跨入小屏幕时代,五年后的电影院什么样,不仅是电影人关注的话题,也是广大观众普遍关心的事情。用资深电影人吴鹤沪的话来说,5年以后,只放电影的地方肯定不能被叫做电影院。中国未来的电影院,除了放映传统电影之外,应发展“混业经营”路线。这种模式已在美国成功实践,很多观众甚至可以一边看电影一边聊天、吃饭、喝酒。国内时代金典院线已在酝酿转型,除了保留大厅放映传统电影之外,将把很多小厅改造成卡拉OK室、体感游戏室等等,观众可以在大银幕上打高尔夫球,孩子还能看到自己的脸出现在银幕的动画中,做一回‘主角’。电影院不光是一个看电影的地方,而是一个‘影视工坊’,观众可以在里面找到不同的娱乐方式”。

  电影院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转型成为更具娱乐型的公共社交场合,可能势在必行。互联网时代,加上手机电影风行,电子商务进入,娱乐业的多样性竞争,迫使电影院也要与之适应和呼应。

  五年后的影院会是一个什么模样,对比五年前后的一组数据,让人就有一种紧迫感,2009年全国只有700家影院,票房不到62亿,今年全国影院已突破4000家,银幕数超过20000块,票房突破200亿已成定局;去年我国一年增加的银幕数,超过法国银幕总数,今年上半年增加银幕数,等于2002年全国银幕总数,而众多院线竞争,要想分得电影收入一杯羹,势必追求符合大众消费,接轨国际影院发展趋势,用娱乐化和多样性的方略,来满足广大电影观众不断增长的娱乐消费新需求。

  电影作为内容产业,融合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电商进入,未来的影院,势必成为社会大众人群,尤其是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场所,观众进入影院,不单是看一部电影,还附带其他功能或享受,现在人们喜爱的小厅放映、包场放映,以及与之配套的咖啡吧、快餐甜品等设施,无疑说明电影院要朝着人们多元化娱乐服务的公共空间转型,努力发挥电影院的独特作用,尽最大可能创新思路、优化服务,靠社交空间赢得观众。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地,也是当下中国电影制作最多的城市,在影院基本满足市民文化娱乐公共服务之后,必须应势而为,着力创新,走出一条影院经营创新转型之路,尤其是在日益风行的手机院线挑战面前,力求快速突破,发挥现有银幕众多和电影院的位置优势,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思路和创举,挖掘影院这座金矿的巨大潜能,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创意不断赢得广大市民青睐和集聚,走出申城院线经营的独特之道,焕发沪上影院的持续吸引力,为上海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贡献电影产业源源不断的双重效益。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