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偏宽逐渐成为共识,分歧在于宽松的方式,即延续定向宽松,还是采取全面降准等总量宽松。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我国货币扩张进入新常态,以往主要依赖外汇占款创造基础货币存在显著缺口。为了更好地匹配经济增长,货币扩张一方面需要央行通过再贷款等方式创造基础货币,另一方面需要通过降准等方式提高货币乘数。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国际收支面临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创造的主渠道。2002年以来,外汇资产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从43%上升至2013年的83%,同期对金融机构债权占比从38%降至7%。但是,伴随着出口份额到达“天花板”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逆转,外汇占款增速趋势性进入低增速时代,依赖外汇占款创造基础货币机制面临极大挑战。
今年外汇占款不乐观,主要风险来自人民币汇率弱势下私人部门多配外汇资产。国际收支项目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净误差与遗漏,其中经常项目主要来自贸易顺差,表现比较稳定,而后面两项反映私人部门配置外汇的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剧烈。
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快速贬值,幅度和速度远超2012年,而2012年新增外汇占款不到5000亿。乐观预计,2014年新增外汇占款在1.5万亿左右。内需疲弱、外需复苏,预计贸易顺差获得改善,全年经常项目净流入约1.7万亿,达到过去五年最高水平;比照2012年的状况,预计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以及净误差与遗漏净流出2000亿。
在不考虑其他情况的条件下,1.5万亿新增外汇占款,意味着基础货币存在显著缺口。2014年M2增长目标为13%,即余额达到125万亿,M2全年新增14.38万亿。假设货币乘数仍维持在2013年4.08左右的较高水平,意味着需要新增基础货币3.52万亿,考虑1.5万亿新增外汇占款、1240亿央票自然到期以及预计3000亿左右的财政存款,基础货币缺口高达1.6万亿。
为了让货币扩张匹配经济增长,达到13%左右的增速,理论上存在三种途径,包括提高货币乘数、通过其他方式创生基础货币,或者双管齐下。外汇占款式微,再贷款重新进入视野,年初以来已安排支农、支小再贷款1000亿元。通过再贷款定向既可以注入流动性,也是降低棚户区改造和高铁建设资金成本的可行措施,未来再贷款或成为政策微调的重要工具。
但是,目前外汇占款依然主导基础货币创造,再贷款难以独担重任。2000年以来,央行对金融机构债权长期维持在2万亿左右的水平,如果货币扩张缺口全部由央行通过再贷款方式填补,意味央行对金融机构债权全年需要新增1.6万亿规模。在外汇占款长期维持低增速的判断下,未来几年,每年新增再贷款规模都要维持在1万亿以上,这对于经济效率、央行资产负债表来说是难以承受之重。
因此,货币创造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双管齐下维持合理的货币扩张或许是最佳选择。基础货币增速显著回落,货币扩张更多依赖货币乘数。2013年,M2增长13.6%,其中基础货币增长7.4%,货币乘数提升5.7%,货币乘数贡献度达到四成。未来,提高货币乘数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降低存准率。
由于全面降低存准率属于总量宽松,市场担忧其助长地产泡沫。但是,正如央行报告所述,房地产销售、投资增速均较去年四季度明显放缓,对房价的描述从去年四季度报告的“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较年初明显增加”转为“房价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减少”。显然,房地产泡沫对于货币政策放松的制约在下降。另外,3月末银行超储率为1.8%,相比去年末的2.3%大幅下行,是过去两年多的最低水平。为了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适时全面降准不失为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