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者“回乡记”中看见最真实的中国

2014年02月19日 07:53   来源:红网   田佳玮

  又是春节,再次回到故乡。没有新闻选题,没有采访任务,有的只是和家乡、亲友一年一度的亲密接触、闲话家常。故乡的日子、亲友的生活,虽上不了头条,但却可以从中看见最真实的中国。(2月18日《中国经济周刊》)

  “他处为家家为驿,重游故地撩心绪。回乡但见新事起,踏遍尘土接地气。”看完新闻,权且用这乏章可循的新版《回乡偶书》“抑制”想要马上点赞的心情。走基层年年有,今天还要再次提。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回乡记”不只是为了响应“春节走基层”的号召,更是需要一以贯之的接地气的工作作风。

  若只是活着,就不顾一切地往前走,若要理解生活,就要记得常回头。故乡,是可以让灵魂安放的地方,它承载着我们的记忆,让疲惫的身心在此小憩。也因此,常回家看看,不仅是尽不尽孝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一个人对于过往的态度。只因很多时候为了生活,我们必须奔赴远方,“回乡”成为一件满含暖意却又力不从心的事情。

  或站或坐,亦庄亦谐,炉边漫谈,田间游览……记者不带采访任务回乡,是给心灵的一个假期,也是一次真实体验生活的经历。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是社会的瞭望者,如果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都不熟悉,又谈何心系苍生黎民?平日里的采访,或许只是对几个问题的简单罗列,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充其量窥见的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没有对社会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写出的稿件又怎能做到真实客观?只有“爱着人民的爱,苦过人民的苦,悲伤着人民的悲伤,幸福着人民的幸福。”才可能写出真正接地气、百姓喜闻乐见的好稿子。

  由此想到为什么但凡“接地气”的举动都会受到人们的如潮好评。古有欧阳修被贬滁州,于被朝政遗忘的“角落”依旧“与民同乐”,终使《醉翁亭记》传唱至今。今有华中科大校长一次《回忆》的毕业致辞,“用心说话”被万千学子热捧,遂有“根叔”。而前段时间,习近平主席到庆丰包子店用餐,21块钱的消费是对廉洁的号召,也是用行动力挺“接地气”的作风。

  没有人会拒绝接地气背后的诚意,正如没有人会陶醉于任何“过过场”的形式主义。因此,记者的“回乡记”是对“接地气”作风的助阵,同时更像一次颇费心思的提醒。“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虽是无名之辈,腹中却有着从土地中掘出的大学问。倾听他们的声音,才能名正言顺地说自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才能收获切中肯綮的建议。

  “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工作作风,就好比穿上皇帝的新装顾影自怜,与其高高在上为自己带上“桂冠”,不如躬身到群众中,接受民众授予的冠冕。用脚步丈量足下的土地,用赤心感受百姓的暖寒,群众会为“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真诚动容,而历史也会不偏不倚地记录稂莠佞忠。2014年,希望记者的“回乡记”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带动“收尽大地浩气”的举动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