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文化市场:有几个能站着把钱挣了?

2013年12月30日 07:29   来源:工人日报   吴晓东

  当素颜明星颤抖着手脚从跳水台上纵身一跃,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站在高台上一脸苍白,躲在角落哭鼻子,向教练求饶,甚至走光、淤青、流血、晕厥。挑战,还是玩命?励志,还是虐心?2013年4月,浙江卫视《中国星跳跃》和江苏卫视《星跳水立方》两档高度同质化的节目前后脚亮相,就在两档明星跳水节目里上演的一场又一场“苦肉计”中,中国电视荧屏模式大战的序幕正式拉开。

  2013年被业内人士称作模式节目的“井喷年”。从上半年的《我是歌手》,到下半年的《爸爸去哪儿》,这一年,各大电视台引进、播出的电视节目多达30多档。据说在今年的戛纳电视节上,各大电视台和版权公司疯抢节目模式版权很有国人境外抢购名牌包的气势。越来越多的电视人盼着找到一个现成模式,第二天就火,第三天就数钱。岁末,《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冠名招标,3.1199亿元的冠名费创下中国电视史上最高冠名纪录,第二季《中国好声音》总决赛也创下380万元/15秒的最高卫视综艺节目广告成交价。但事实上,这几年也只少数节目赚到钱而已。引进10档最多火1档,大批节目都在“陪太子读书”。

  站着把钱挣到,让创作者不再为找投资而去牺牲理想,去放弃独立思考,去“跪着拍片”。2013年7月,在央视纪录频道倡议下,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和播出联盟正式成立,目的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品牌企业、银行、文化资金,给好的项目提供稳定的支持,让导演不再为投资而发愁。在纪录片人眼里,这个“激情和理智结合的产物”将把整个行业从电视台自给自足、制作公司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带入工业时代,毕竟,纪录片行业真正要发展壮大,靠的是工业,而不是手艺。

  是微电影,还是“伪电影”?就在中国纪录片走出“不能谈收视、不能谈钱”的传统偏见,大刀阔斧挺进“联盟时代”的同时,已经开始走上产业化道路,成为网络时代新的掘金点的微电影,却不得不面对如何摆脱商业资本绑架,走出广告化生存的生存之忧。2013年11月,首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举行和“金海棠奖”的评选,给正处于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的微电影市场带来的,不仅是新一轮创作的激情和动力,更是一个行业应有的标准和规范。

  在大银幕上,脱胎于16年前《甲方乙方》的冯小刚贺岁新作《私人定制》同样被质疑“炒冷饭”、“被资本绑架”。骂声中,该片首周票房直达3.15亿,超过去年《泰囧》首周3.065亿的纪录。更“惊悚”是,部分院线将排片量提至70%观众还吐槽一票难求。冯小刚说:“我现在就担心,大家骂得太厉害了,反而让更多的观众愿意去电影院看看,这到底是部什么样的电影啊!”

  从两部《小时代》到《富春山居图》,从“负面营销”、“粉丝营销”到“饥饿营销”,回眸2013电影市场,可以说,200多亿票房基本都是“骂”出来的。边看电影边吐槽,俨然已经成了观众“减压”的一种方式,而中招者也心态淡定,“一不小心成为很多网友吐槽的对象也算是另类的接地气。”这是《富春山居图》导演给自己的说法。中央提倡反腐倡廉、勤俭节约的风潮不仅冲击了高端餐饮、高端白酒等行业,对演出市场的影响也在进一步发酵。数月来,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节俭令”一出,以前负责埋单的各地政府纷纷取消订单,演出市场起码萎缩了一半。而几家欢喜几家愁,赔钱苦撑了两届“北京喜剧艺术节”的陈佩斯却直呼演出市场整体低迷恰是喜剧的生机,没有团单的市场,才是正常的生态。

  除了大银幕上的贺岁片,在超过六成网友的期待下,冯小刚还将给春晚贴上“私人定制”的标签。冯小刚正式出任2014年央视春晚的总导演,无疑是春晚30多年来最大的变局,俨然成了中国电视今年的头条新闻。可重压之下,一个既节俭又能博十几亿观众一笑的晚会,“冯氏幽默”撑得起来吗?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