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邮筒”保留的其实是什么

2013年09月18日 08:13   来源:羊城晚报   耀 琪

  报载,《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可移动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线索》正在公开征询意见,该“控规”范围内15米高的“中国最大邮筒”被列入“文化遗产保护线索”,确定不拆。

  这个“中国最大邮筒”其实只有3岁。2010年,北岸文化码头创意产业园将一栋设备房改造成这个“大邮筒”。有关方面曾表示,市民可将信件投进这个邮筒寄给“30年后的自己”。但今年4月一度传出“要拆”,邮局也澄清“它不属于邮政”。

  现在大邮筒确定不拆,凸显出官方对公众文化热情的尊重。虽然它仅仅建成三年,并非是官方背景的标志建筑,甚至不乏有商业作秀的味道,但它代表的毕竟是某个时段的文化样本:为了迎接亚运、为了展现文化热情、为了落实一个壮观的创意,于是就有了这个“最大邮筒”。其实要不是当初卷入的公众比较多,吸引了社会的眼球,这邮筒未必有资格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线索”。毕竟,类似“靠大取胜”的建筑,更像是美院学生的寻常习作,在国内创意产业园并不鲜见,随时都可以被取代和改造。

  相比之下,同样被列入“保护线索”的还有该地的一座塔吊、一根烟囱、一处煤棚,这些物件和历史年代息息相关,如今显得稀罕而不可复制,很容易会被认同为“文化遗产”。至于最后是不是真的那么稀罕,就有待专家给出意见了。大概可以揣度的是,无论邮筒也好,烟囱也好,都需要某种催化和再包装,否则单靠其历史原貌,任由风吹雨打,未必容易赢得都市社会的留恋和捍卫。

  或许这就是不少新圈定的“文化遗存”面临的尴尬。比如邮筒留下了,那其说明注脚该写什么呢?毕竟它内涵已死。又比如烟囱,对50年前的人来说或许很有感情,可是对现代都市人而言,可能会认为不过是工业化的产物,在中国大地寻常至极。每一处遗址的保留,都更像是某个年龄层的身份追认罢了。这些遗址,没美感的可能还有点文化,没文化的可能还有点牵挂,没牵挂的可能还有商业造化,但是拆是留,到底是怎样的考量?

  按照理想的做法,每一处能折射社会变迁的样本,都有保留的必要。这是落实多元化社会的最佳状态,何况广州还很需要新的文化景观提升城市品位。不过,单纯的保留和公民素质的提升是不能完全对等的,更何况某些“遗址”可能只是被一时的民间呼声唤起了官方关注。或许更应追问的是,一番喧嚣之后,到底还有多少人记得它?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