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颐和园小便,该给失德行为加点成本

2013年07月04日 07:13   来源:钱江晚报   高路

  昨天又一个随地小便的新闻火了,游人如织的北京颐和园,十几个人旁若无人地小便。在中国,很少有社会新闻有像随地小便这么高的曝光率的。时间,不分昼夜;场所,无奇不有,中国人在中国小便,外国人在中国小便;中国人在国外涂鸦,外国人在中国如何行为不检点……

  颐和园的官微说了,此地(小便的地方),北向1分钟可到新建宫门卫生间,向西5分钟可至南湖岛卫生间,南向8分钟可达绣漪桥卫生间。看起来,厕所不少,而且都很方便。走一分钟就到的厕所,不去,反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墙根小便,这是内急解释不了的。不知道厕所在哪,那么找旁人问一句,我想大多数人很乐意告诉他该怎么走?这几个见到草丛就钻,扯开裤子就拉的人,显然,他们并不在乎厕所在哪里,也不打算花点时间去找一找。这个时候去质疑管理方没有把地图标清楚之类的,就很矫情了。怎么不想想为什么发生这种事的大多是男人,很少看到女人会这样。女人能找到的厕所,怎么男人就找不到?这种散漫和随意,图的只是自己方便,就跟3月份几个老外在上海高架桥上小便一样,那不是因为管不住,而是不想管住。

  这跟凑足了一群人就过马路的中国式闯红灯是一个道理。为什么在那小便,一个是从众,一个是无道德挫败感。一个事情做的人太多,就会失去不道德的耻辱感,不道德的事就会变得普通起来。这个时候,你跟他谈道德,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对道德的敬畏源于内心,有时也是源于现实压力。熟人社会中,生活圈子小,你认识的和认识你的人都生活在一起,不道德是要承担很严重的后果的,你可能从此都得夹着尾巴做人,甚至会连累你的子孙。而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不道德又怎么样,大不了脸红一下,回家以后他依然能做回那个好儿子好父亲。失德一次对他的个人信誉、社会评价几乎毫无影响,他又怎么会有敬畏之心?

  当道德无法完成自我救赎时,还不如一张罚单来得更直接一点。比如,上海那6个在高架桥上小便的老外,事后,执法部门千方百计找到当事人,作出处罚,我相信他们下一次就不会再撒野了。有时候不得不动点强制力,给失德行为加点成本。在随便这件事情上,不能太随便了,网友拍的照片很清楚,颐和园里应该有足够多的摄像头来找到这几个人,哪怕找不全,只要传递了违者必罚的信息,对他们也是个教训。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