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空饷六载,叫我如何不“低估”你

2013年05月30日 11:01   来源:荆楚网   唐亚新

  照理来说,一个区区的县级水利局附属的河道管理所所长,一般也就是个正科级干部。应该算的上是一个基层干部吧。而按照《人民日报》5月28日的报道,超过半数的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社会对这一群体存在普遍误读、误解甚至丑化的情况,超过六成的基层干部认为被“低估了”。

  而正是这样一个可能“被低估”的基层干部,却恰好证明了自己不是“被低估的”。据《北京晨报》的报道,河南叶县水利局下属的河道管理所所长利用职务之便,早早为还在上学的儿子捧起了“铁饭碗”,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现在已经领了6年。而该单位中,未满18岁就有编制的职工竟有10人,据称这些人中多数都是所长的亲戚。(5月29日 《北京晨报》)

  那么这位赵所长究竟又是有何等的权力,能将自己还在上初中的15岁的孩子弄进单位内,甚至是10多位未成年亲属都拿到了事业编制?是谁给予了他这样的权力?为什么了这样如此巨大的“领空饷”事件得以持续6年之久?在这6年的时间里其他的相关部门和监管部门干吗去了?该县的其他地方,其他部门还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全国其他的地方又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要不是有人向媒体举报,估摸着这样的事又要瞒天过海,不见天日了。

  在笔者的印象中,这类“挂个虚名吃空饷”的事件大多发生中上世纪90年代体制改革,“特饭碗”被打破的时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持续推进和公务员体制的日益完善,近些年来“领空饷”倒是颇为少见。而这一次,河南叶县河道管理所所长利用职权,私自给亲属安排编制的行为着实令人吃惊。

  按照我们的常识和一般性的推理,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出存在的问题:该所长的滥用职权和越权行为以及有关部门的不作为。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领空饷”事件反映出了,我国很多地方的基层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漏洞。而这一漏洞,恰好又是基层干部所抱怨的被“低估”一个重要的原因。

  “个别基层干部的贪腐行为”确实能最影响基层干部的形象。而这种基层管理机制这样制度性的漏洞,更是容易“诱发”某些“个别基层干部”的特殊行为。而这样涉及到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事件,恰恰又最能吸引社会舆论关注。进而造成基层干部眼中的“社会舆论”的不公正。因而,只有把基层管理机制的漏洞给补上,基层干部被“低估”的可能性才会得以减少。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