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误后代的一刀切撒并需要立即收手

2013年05月10日 09:44   来源:中国网   冯创志

  媒体争议了多时的农村中小学撒并一事现在终于有一个权威的说法,审计署5月3日发布的1185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片面将办学规模和学校数量作为调整的主要依据,搞简单“撤并”或“一刀切”,苦了众多农村娃(5月4日《京华时报》)。

  尽管审计署和媒体对农村中小学撒并带来后果的结论只是一家之言,然而所列举的数据已令人震惊。对全国27个省份所属的1185个县2006年至2011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调整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显示,辍学人数由2006年的3963人上升到2011年的8532人,增长高达1.1倍。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深思。

  为何学生辍学会成倍增加?其中学校布局调整带来部分农村地区学生上学路途偏远,交通、寄宿等教育支出相应增加,学生家长明显负担过重则是直接原因。

  时下是21世纪,谁都知道少年儿童不读书就无法学到必要的知识,不要说难以胜任日益复杂的信息技术,就是能得心应手地从事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都会障碍重重。因此,青少年进校读书已成公众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在国家取消了中小学学费的情况下,为何不少农村出现了辍学率成倍上升的反常状况?

  不排除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在发酵,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更应看到,农村中小学布局撒并带来的直接影响。笔者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农村,对农民读书状况并不陌生,还在撒并实施之际,就有诸多地方基层农村就上访纷纷,强烈抵制一刀切的撒并。事实上,撒并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很不利因素,学生要跨村委会走10里8里远的地方就读,学生家长需要像城镇居民那样接送,这样农闲时还可以应付,但农忙就成了问题。另外,孩子到他乡读书,午饭需要额外开支,又增加了家庭负担等等。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粗略统计,中国有3000万留守儿童,这是他们的父辈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为了生计无奈的选择,而因家门口无学可上让大量农村家庭无奈选择寄宿制,是不是也在人为地制造了大量的 “留守父母”呢?教育不能只是学校教育,家庭对人的影响更为重要,这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人为割裂祖辈、父辈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生活,文化、习俗必将断裂。

  千方百计方便农民,减轻农民负担是党和政府向来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一号文件,其基本精神也是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当然,或许有人会说,农村学校撒并是为着充分利用师资和财政资源。假若只从资源和效益这个角度比较,撒并政策似乎很堂皇。但是,办学究竟是为了什么?不言而喻是为着培育千秋万代的接班人。那么,成千上万的农村少年儿童不能进入学校读书,或不愿进校读书其结果是什么?恐怕危害的是国家的长久利益和民族的大业。笔者认为,只有从这个角度考虑,才能认识简单撒并给农村教育带来的严重危害,才能真正重视农村教育。

  从农村中小学一刀切撒并,也联想到了某些地方教育的怪像,农村青年教师总是想方设法调入城镇,甚至跨行业找工作,不安心农村学校的教师越来越多。个中当然有当农村教师吃亏的思想影响,但更应看到某些地方政府对农村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不必讳言,不少地方在抓教育问题上,依然是升学第一挂帅,以每年的高考入围率论英雄,为着实现那个瞩目的高考入围率光环,不管学校或教师,都把学生当成训练机器,不停地加码,不停地灌输升学出人头地的理念。因此,导致一些学生成绩冒尖,品德低下的怪像。应该说,某些地方基层热衷于农村中小学布局的撒并,与这种升学第一的追求不无关系。

  当然,笔者并非一概地批评农村中小学的撒并,而是批评不作分析的一刀切的撒并。对某些确实过于分散,过于耗费师资和财力的农村中小学确实需要进行适当的撒并。但落实这个工作,需要做过细的工作,确保所撒并的农村学生能安顺地就近入读。重要的就是增加投入。现在虽然教育经费占GDP4%已经实现,但有多少能够投入到农村教育之中去?教育不公是当下严峻的现实,而农村教育无疑是教育的“短板”,如何补齐?首先的任务显然是增加农村教育的投入。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