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位于成都高新区昆华路与成昆铁路之间的大源体育公园是高新区桂溪街道办事处投资329万元打造的一个市政公共场地,占地12亩,包括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场地。记者在工作日只见公园里有几十张乒乓球桌,不少市民正在打乒乓球。旁边一大块场地用高高的护网围着,里面是两个篮球场和一个小足球场,一把有些锈迹的铁锁锁住了大门。(3月26日《四川日报》)
事实上,市政公共场地出现的这种“病情”在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一方面,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和投入不足,城市承建的公共体育场地、可以利用的体育健身设施本来就不够;另一方面,一大批设施先进的公共体育场馆由于管理成本过高、超负荷运转等多种原因不对市民免费开放,造成市民感受到不到公共性的体现。
我们知道,具有社会性质和公益性质的公共体育场馆,理应全民共享。例如大源体育公园的情况是除了一些指定的几个社区居民能享受到免费外,其他社区的居民就要有偿使用,造成市政公共体育设施的公共性没有得到充分彰显,这就意味着“僧多粥少”的现状还没有完全改变。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日设立、出台《“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学校的体育健身设施,不少都向公众免费开放。但是,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势在必行,还是有很多病情再需“诊治”。例如,如何引进社会组织更好地维护利用公共资源;如何加强对公共资源的管理,让更多人民群众享受到市政公共场地免费开放的实惠。
规划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较大发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假如不能好好地“诊治”市政公共场地这些“隐性显性”病情,又如何结合本地实际为公共体育开好一剂“良药”呢?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