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转型发展:项目冷热反差为哪般

2013年01月08日 08:15   来源:人民日报   晨 曦

  奥运会上,平日少人问津的项目成为夺金大户,备受关注的三大球项目却拖了后腿。随着时代发展,体育的社会价值不断拓展,对于三大球和一些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简单沿用举国体制的思路和办法,与项目的发展规律并不吻合,也很难解决体育如何服务大众的根本问题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在夏季奥运会上夺金总数突破200枚大关。曾经万众渴盼的奥运金牌,已不再是中国体育的稀缺品。统计表明,在中国所夺得的奥运金牌中,3/4出自跳水、举重、体操、乒乓球、射击和羽毛球6个项目。再具体分析,有些项目属于“曲高和寡”,而乒羽虽然是大众项目,也面临如何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挑战。

  奥运会上,平日少人问津的项目成为夺金大户,备受关注的三大球项目却拖了后腿。冷项出金牌,热项泼冷水,为何形成此种反差,体育界内外都应反思。

  羽毛球奥运冠军林丹曾表示,现在他最想做的事是让更多人喜欢羽毛球。而乒乓球项目在伦敦奥运会后也提出了“第三次创业”的口号,核心理念就是不以奥运金牌为唯一目标,而是要全方位提升乒乓球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围绕奥运争光计划,中国体育凭借举国体制在配置有限资源、寻找金牌突破口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辉煌成就。但随着时代发展,体育的社会价值不断拓展,对于三大球和一些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简单沿用举国体制的思路和办法,与项目的发展规律并不吻合,也很难解决体育如何服务大众的根本问题。

  实际上,国际体坛项目繁多,每个项目的发展程度、方式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尽相同,本就没有通用模式。跳水的“冠军生产线”只需上百名运动员支撑,却不能拿来复制出足球的成功。对一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巨大的职业体育项目,认真研究其发展模式和规律,既要虚心学习,也要大胆创新,中国体育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曾表示,如果在职业体育上没有作为,中国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中国足球虽然水平不高,战绩不佳,但经过一番“刮骨疗毒”,中超联赛已有回暖之势;新赛季男篮联赛不仅赞助金额大幅提升,球市也很火爆。这些可喜现象,源于职业体育项目走进市场、直面问题所迸发的活力。而对于挫折与挑战,只有用继续改革的勇气和思路去解决。

  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应当积极探索多元模式,完善自身发展结构,拓展社会价值。这种趋势,既在足球、篮球、网球等高度职业化的项目中见到雏形,也在台球、赛车等项目民间力量的参与中看到活力。

  当中国体育打开这方天地,又将迎来另一番新气象。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