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石”辐射剂量超标,警惕“保健神器”变健康杀手

2025-05-26 07:31 来源:红网

近些年,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颗石头,就卖到几千甚至上万。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在入境旅客的行李中,截获了一袋所谓的“保健石”。经过检测辐射量达105微西弗每小时超出现场本底值1050倍,戴一天辐射剂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5月23日 海报新闻)

这些标价动辄数千元的“保健石”,实则是游走于法律边缘的定时炸弹。商家用精心编织的营销话术引诱买家购买:用“负离子”“量子纠缠”等科学术语构建认知迷雾,将致癌风险偷换为“身体排毒”的必经过程,甚至将辐射引发的头痛、脱发美化为“能量冲击病灶”的治疗反应。在某电商平台,标注“日本火山能量石”的商品详情页赫然写着“孕妇儿童专用”,而实际检测显示其辐射值超出本底值800余倍——这不仅是商业欺诈,更是对生命权的公然践踏。

黑色产业链的野蛮生长,暴露出监管范围和方式与科技犯罪的严重错位。生产商以“天然矿石”的名义规避医疗器械的监管,经销商利用跨境电商的灰色地带构筑走私通道,电商平台则对“抗癌石”“量子磁疗”等关键词选择性失明。更令人心惊的是,当某款辐射超标手串被查处时,商家竟以“消费者未保持30厘米安全距离”为由推诿责任,这一现象也提示我们,现行法规在日用放射性物品管理方面,可能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 。

要有效解决“保健石”这类伪科学产品带来的风险,需要构建更完善的治理体系。一方面,可考虑将辐射剂量、同位素成分等关键信息,列为保健品的强制标识内容,并对外宣称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产品,实施更严格的管理标准。目前海关总署已在多个口岸配备核辐射探测设备,未来可将类似监测机制进一步推广至物流、仓储、电商质检等环节,形成全方位的监测网络。对于多次出现违规问题的平台,也可探索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强化监管效力。另一方面,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同样重要。当大众对科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自然规律怀有敬畏之心,类似伪科学产品的生存空间自然会不断缩小。

从“磁疗床垫”到“量子吊坠”,再到如今的夺命矿石,伪科学营销的迭代史恰是部公众科学素养的检测史。据中国科协调查,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意味着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仍有较大空间。当网络主播宣扬“能量石可防 5G 辐射”,仍有大量消费者选择相信并购买,这不仅是商业现象,也反映出科学理性在社会传播中的重要性。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我们更需要通过科普教育,让公众认识到真正的健康保障源于科学依据,而非某块散发着致命诱惑的“魔法石”中。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能量石”辐射剂量超标,警惕“保健神器”变健康杀手

2025年05月26日 07:31   来源:红网   徐梨淼

近些年,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颗石头,就卖到几千甚至上万。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在入境旅客的行李中,截获了一袋所谓的“保健石”。经过检测辐射量达105微西弗每小时超出现场本底值1050倍,戴一天辐射剂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5月23日 海报新闻)

这些标价动辄数千元的“保健石”,实则是游走于法律边缘的定时炸弹。商家用精心编织的营销话术引诱买家购买:用“负离子”“量子纠缠”等科学术语构建认知迷雾,将致癌风险偷换为“身体排毒”的必经过程,甚至将辐射引发的头痛、脱发美化为“能量冲击病灶”的治疗反应。在某电商平台,标注“日本火山能量石”的商品详情页赫然写着“孕妇儿童专用”,而实际检测显示其辐射值超出本底值800余倍——这不仅是商业欺诈,更是对生命权的公然践踏。

黑色产业链的野蛮生长,暴露出监管范围和方式与科技犯罪的严重错位。生产商以“天然矿石”的名义规避医疗器械的监管,经销商利用跨境电商的灰色地带构筑走私通道,电商平台则对“抗癌石”“量子磁疗”等关键词选择性失明。更令人心惊的是,当某款辐射超标手串被查处时,商家竟以“消费者未保持30厘米安全距离”为由推诿责任,这一现象也提示我们,现行法规在日用放射性物品管理方面,可能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 。

要有效解决“保健石”这类伪科学产品带来的风险,需要构建更完善的治理体系。一方面,可考虑将辐射剂量、同位素成分等关键信息,列为保健品的强制标识内容,并对外宣称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产品,实施更严格的管理标准。目前海关总署已在多个口岸配备核辐射探测设备,未来可将类似监测机制进一步推广至物流、仓储、电商质检等环节,形成全方位的监测网络。对于多次出现违规问题的平台,也可探索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强化监管效力。另一方面,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同样重要。当大众对科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自然规律怀有敬畏之心,类似伪科学产品的生存空间自然会不断缩小。

从“磁疗床垫”到“量子吊坠”,再到如今的夺命矿石,伪科学营销的迭代史恰是部公众科学素养的检测史。据中国科协调查,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意味着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仍有较大空间。当网络主播宣扬“能量石可防 5G 辐射”,仍有大量消费者选择相信并购买,这不仅是商业现象,也反映出科学理性在社会传播中的重要性。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我们更需要通过科普教育,让公众认识到真正的健康保障源于科学依据,而非某块散发着致命诱惑的“魔法石”中。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