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好政府职能转变攻坚战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政治清明
    [详细]
   “简政放权”让改革掷地有声
    “把该放的权力放掉”释放“壮士断腕”的决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就是简政放权。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只有下决心进一步打开政府职能转变的这扇大门,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详细]
   核心是“转变职能” 要义在“简政放权”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过程,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而逐步深化。比较2008年的和此次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可以愈加清晰地看出,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职能”,要义在“简政放权”。说到底,就是要向市场、社会放权,把应该交给市场、企业、中介机构的事情交出去,政府则集中精力抓大事。譬如经济调节,从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跳出来。[详细]
   “简政放权”释放动力与活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失时机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是党的十八大的明确要求,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庄严承诺,更是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核心问题所在。这些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形成了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织架构和职能体系,但问题仍不少,集中表现在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问题依然突出,不该管的管得过多,一些该管的又没有管好。[详细]
   需领会“舍”“得”真义
    “舍”是舍弃。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已经取消和下放了133项行政审批事项。显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举才刚刚启动,当新一轮转变政府职能部门的序幕拉开,才是改革风劲吹之时。当其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舍”,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等的许可、审批。“得”是得到。转变政府职能的目的,在于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详细]
   薄贵利:政府规模要适度
    衡量政府是不是良治政府,有两个重要的标准:一是看政府是不是管了自己应该管的事;二是看政府是不是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前者是政府职能科学定位的问题,后者是政府效能高低的问题。在政府职能科学定位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政府效能,必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必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建设,提高公共服务部门在政府机构中所占的比重。[详细]
   政府职能转变不妨以“重典治乱”为“药引”
    重典治乱,是治疗“不归我管”良方。近段时间以来,环保、食品等方面的“监管”一直被舆论和公众所诟病,“监管”也一直在为政府公信力减分。一句“不归我管”直接“秒杀”舆论和公众的质疑。要治好职能部门的“不归我管”,“重典治乱”不失为一副良方。作为确保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智能部门监管能否到位,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吃到什么样的食品、住什么样的房子。[详细]
   中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进退相辅”是关键
    未来中国改革中有可能面对的四大挑战。其一,在全球经济减速的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调整将进一步降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中国是否愿意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受改革和调整所导致的经济减速,这将是巨大的考验。其二,重大改革也是“双刃剑”,比如金融和国际收支领域的改革,一方面需要加快金融和资本项目的开发,促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度,这是大势所趋,而另一方面金融和国际收支[详细]
   简政放权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良药
    [详细]
政府职能怎么转变
简政放权 激发市场经济新活力
   国务院就确保机构职能转变落到实处发出"动员令"
    “这次勾画的是行政体制改革蓝图和总纲,也是对行政体制改革路线图的总体审议。”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个月来新一届政府快马加鞭,凸显了推进职能转变不拖不等、言出必行的决心。[详细]
   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
    开弓没有回头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纠正长期存在的权力越位缺位的偏差,实属刻不容缓。同时,政府职能转变是一场自我革命,意味着削自己的权、割自己的肉,势必触动一些长期形成的利益格局。在这一背景下,能否如期兑现向人民作出的承诺,按期完成职能转变各项任务,事关改革大局,事关政府公信力,考验着政府的勇气和智慧、决心和意志。[详细]
   国务院部署机构职能转变工作 李克强:简政放权 转变职能 创新管理
    李克强表示,这次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不仅要取消和下放权力,还要改善和加强政府管理。在放权的同时必须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针对最近出现的掺假羊肉、毒生姜事件,李克强强调,当前,一定要把监管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造成大的危害的领域上来。他说,“譬如说,食品安全,最近掺假羊肉、毒生姜事件接连发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