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初中生遇害案,值得深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2024-03-20 07:02 来源:红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邯郸初中生遇害案,值得深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2024年03月20日 07:02   来源:红网   陈奇

  近日,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目前,这起案件又迎来新进展,警方表示,经过连日来的侦查,初步认定这是一起有预谋的犯罪案件。为掩埋尸体,犯罪嫌疑人分两次在废弃大棚进行了挖掘。邯郸市肥乡区公安分局政工监督室主任李亚峰称:第一天(3月9日)挖过一次,然后到案发当天又在现场挖了一次。(3月19日 环球网)

  根据目前披露的案件细节看,3个初中生应该属于故意杀人,而且手段残忍,致人死亡。尽管对未成年人不得适用死刑是我国刑法确立的硬性规定,不得突破。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目前需要经过最高检核准追诉,案件才能进入刑事司法程序,由法院来审判定罪量刑。

  至此,案件的大致走向已然明了,但在等待一个公正判决的过程中,还有什么是值得深思的呢?当然有。案件伊始,人们便对3名嫌疑人的残忍手段感到震惊和愤怒,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案件本身,放在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调整上。毋庸置疑的是,个案的正义绝不能被忽视,法律的完善也需充分听取民意,但仅是如此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继续打破砂锅问到底:是谁给了霸凌者欺凌他人的底气?又是谁抽走了受害者反抗的勇气?

  面对被残忍迫害的13岁孩子,各方都没有理由进行任何推脱。有人认为校园霸凌是意外事件,然而偶发事件的“偶然”之中往往蕴含着“必然”的因素。校园霸凌不可能是某一天的心血来潮,而是长期酝酿和纵容的恶果,霸凌者从刚开始拿你一支笔,到叫你买一瓶水,再到随手推搡你……逐步试探你的底线,直到最后痛下狠手。在此阶段,校园霸凌很容易被当做是学生打闹而被忽视,就算被发现了也只是不痛不痒的教育。可以说,霸凌者的底气来自于家庭教育的失败,校园监管的不足,以及相应惩戒的缺失。

  回到受欺凌者一方来看,为什么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呢?很多孩子其实缺乏反抗的意识,没有人告诉他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更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敢反抗。还有常常被忽视的一点是,孩子的心理特征是极其复杂的,在遭遇校园霸凌时,孩子们一方面渴求寻求帮助,另一方面又会觉得羞耻、害怕、尴尬……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孩子没有反抗校园霸凌的底气,或者说是各方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所以孩子才会通过隐忍来换取暂时的安全。

  如何抵制校园霸凌,为孩子安全成长保驾护航,是全社会必须答好的教育问卷。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相关教育部门,各方应该转被动为主动,开展反对校园霸凌的教育,主动观察询问学生成长动态。事实上,很多校园霸凌事件都有迹可循,完全可以做到将校园霸凌扼杀于摇篮。与此同时,必须让孩子知道,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忍让只会换来无休止的欺凌。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