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良网络流行语污染青少年

2024年02月06日 08:48   来源:红网   程振伟

  “你真是饿了,什么都能吃得下”成了上小学五年级儿子的口头禅。这句话是说人审美有问题,带有侮辱性的意思,这让天津王女士很担忧。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不少网络流行语、网络热梗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流行,有的孩子说话夹杂着大量网络流行语,乃至作业、作文中都出现了网络流行语,这让孩子家长和老师都很苦恼和忧虑。(2月3日《法治日报》)

  网络用语充斥日常生活,已经是不可逆的事实。对现今人而言,线下生活已不单纯是线下生活,线上生活带来的网络用语、社交形态,正在形塑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流行语,并非全然都是糟粕,它一方面反映了网络生活的具体形态,另一方面它也有着相当的群众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在使用,何谈“流行语”?但也要考虑到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的“双刃剑效应”。

  网络流行语,或者所谓的网络热梗,大多是由网上的年轻人创造。年轻人善于发现新事物、捕捉新感受,然后用网络热词的形式表现出来,再用自己擅长的网络社群加以传播,很容易形成“传染效应”。事实上已经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大多为年轻人贡献。比如2023年的“搭子”“情绪价值”“多巴胺××”“显眼包”,就明显带有年轻人社交生活的痕迹。而青少年学生接触并使用网络流行语,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生活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另一方面则对他们的语言接受和认知产生复杂影响。

  网络流行语,讲究一个“爽”字,以极强的传染性让人在使用中被影响认知,而其中一些词还带有负面性。“酱紫”(这样子)、“神马”(什么)、“木有”这些,日常打字中随意使用,具有社区社交的共同体认识,但是如果将其放在正式场合使用,比如课堂、作文之中,不符合语法,也不符合逻辑。然而不少青少年爱用,这很容易带来与主流场合的割裂、疏离。再如“你真是饿了,什么都能吃得下”这样的话语,离开特定群体的网络语境,用起来对人则是一种冒犯。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网络流行语或者热梗能经典化并进入词典,但还是多经历一些时间淘砺吧,“让子弹再飞一会”。

  青少年正处在读书长认知、形成三观的关键时期,要警惕网络流行语对其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一是要建立正确认知,网络流行语大部分如彗星,一时的璀璨流行不等于会一直流传。网络流行语很多并非产生在现实生产生活的肥沃土壤里,缺乏现实生活基础的热词,往往冷得也快,其错误因素会随着时间越来越放大,比如前些年大火的“蓝瘦香菇”现在就几乎消失。二是要在社会和中小学中形成过滤机制,网络流行语中的糟粕、消极方面,理应受到自觉抵制。比如教师在课堂中要拒绝使用,当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不当热词时,不仅得不到奖励反而会因此丢分,由此形成正确的导向,让青少年自觉不使用消极流行语。再就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对抗消解负面糟粕。现在的规范用语,经历过实践和时间的沉淀,得到过各种场合的反复论证,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青少年多接触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自觉抵制网上那些如彗星的糟粕、半成品。

  如今,网络生活正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网络流行语泥沙俱下,不谨慎对待,易造成“语言污染”。青少年教育的一大功能,就是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三观。对此,校园、课堂理应发挥过滤、筛选功能,让优秀传统文化上升为文化自信,让网络糟粕,特别是负面网络流行语被淘汰而不是逆淘汰,让孩子自觉拥抱干净、健康、文明的语言文化环境。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别让不良网络流行语污染青少年

2024-02-06 08:48 来源:红网 程振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