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婆孙二人在横店疑似插队遭制止后发飙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而随着插队事件热度的不断升高,两女子的隐私信息不仅被曝光传播,她们的头像也被做成了讽刺漫画和表情包大肆流传,一些商家竟然将两名女子的面孔和言辞选择性地制作成车贴进行公开销售。(5月4日《扬子晚报》)
实事求是地说,两女子的不文明行为当然需要被批评、被制止,但以当事两人为原型制作恶搞表情包贴画,甚至将其制成车贴、帆布包等商品在电商平台售卖,笔者以为,这种行为不仅不能帮助人们遵守秩序,相反会进一步加剧网络暴力,让一件本属于普通人之间的事情上升成全网人民的集中道德批判,最后极有可能让两名女子面临社死等不好结局。
而且从法律层面讲,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依次角度,虽然上述表情包、车贴等未明确提及两女子的姓名,但显而易见民众能够从表情包等看出所描绘的就是两女子的形象。对此,这样的行为无疑是侵权的,这类表情包不仅带有一定的侮辱性质,而“人肉”当事人的隐私信息并公开更是典型的网暴行为。
退一步说,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随地吐痰和闯红灯、情绪不好时和别人吵架等等,如果有人把类似的事情拍下来放到网上炒作网暴,那普通人能够承受得了吗?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要受到什么处罚,罪罚相当,这既是法律的规定也是社会的操守。
自媒体时代,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从肯定角度讲,拍摄视频、传播信息有助于保留证据、查证事实,但也少不了“副作用”。插队本不是什么“杀人放火”般的恶劣事件,现场即可解决,可现在被发到网上,只会激化矛盾。 我们应该懂得这种缺少公正、反道德、利益化的批判行为,会让无数人受到舆论的影响被跟风批判,会让作为普通人的犯错者及其亲朋好友变为舆论网暴的受害者,个人形象和家庭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进一步说,部分网民甚至出现对两名女子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这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最基本的舆论监督的范畴,而俨然变成了一场以正义冠名的暴力“狂欢”。
网暴,从来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和尊严,避免通过此种方式“以暴制暴”。正确的舆论监督是基于事实清楚的理性评判,而不是妄加揣测乃至置人于死地的“快意恩仇式”的传播。
客观而言,插队属实不符合大众对于社会公序良俗的定义和要求,也有违文明旅游的精神,在打造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插队等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理应被摒弃,但肆意在网上以正义之名传播、以当事人为原型制作表情包等行为同样也很难谈得上道德高尚。这种打着所谓“替天行道”的旗号,却行情绪宣泄之实的感性举动,显然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正义。
一言以蔽之,网友痛恨不文明行为可以理解,但截取当事人图片、制作表情包已经超出了批评“插队”的范畴。用网暴的方式伸张正义,只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源。有序的公民社会离不开文明行为的支持,也离不开文明的舆论监督方式。采取正当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让错的人可以接受应有惩处,真正知错,努力改错,让其他人也从事件中受到教育,不会犯错。如此,方是真正的网络正义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