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进入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许多新要求。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不我待。
制度护航 守住绿水青山
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根本上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努力过程,要依靠制度来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级以下生态环境机构垂管等改革举措加快推进。2018年3月组建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并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更加优化强化。
2019年7月21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上海市宝山区一处废弃场地进行检查。(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
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功不可没。这项重大制度在2015年展开,到2018年底完成第一轮,用了3年时间。第一轮督察解决老百姓身边的问题大约15万个,并且通过督察报告、专项督察等方式,推动各地解决了2100多个比较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2019年开始,生态环境部将用4年时间开展第二轮督察。截至9月25日,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共交办群众举报问题约1.89万件,已办结10202件,阶段办结4373件,责令8711家企业进行整改,立案查处企业3088家,处罚金额约21016.83万元。
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背后,人民法院通过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严格贯彻损害担责、全面赔偿原则,筑牢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5年来,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108万多件,审结103万多件。最高人民法院从历年发布的环境资源典型案例中选取的首批10个案例,已被纳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库。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要守住绿水青山,就必须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全民共治 建设美丽中国
进入新时代,河长制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全民共治的生动实践。“以前河水出现了污染,不知道该向谁反映。现在每条河边立了公示牌,标明河流名称和河长的姓名、监督电话,大家都习惯了‘有事找河长’。”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黎明村村民刘亚萍说,现在的水清岸绿,“河长制”功不可没。
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共设立了省市县乡四级河长湖长30多万名。各地因地制宜,设立村级河长湖长90多万名。目前,河长制湖长制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已初步形成,很多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健康河湖正变成现实。
2019年11月3日,四川成都金堂县街头,一位被“逮”来模拟分类垃圾的男子正在接受同学们的测试。(图片来源:东方IC)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垃圾分类,需要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刚开始还真不习惯,觉得垃圾扔桶里就行了,为啥还要费功夫分类,不过养成习惯就好了,也挺简单。”山东省莱西市水集街道谭彪庄村84岁的村民崔金铎表示。为破解部分村民“不愿放、不会放”的难题,村里成立了党员分类工作队,每名党员负责12户,实行划片包户,形成村庄网格化管理。村里还组建了5人的垃圾分类收集员队伍,每人分包60户,每天上门帮村民收集分类好的垃圾。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要为了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不断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另一方面,要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依赖人民群众,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参与、全民共治,从而凝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绿色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图为2019年8月17日无人机航拍的江苏泗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天岗湖区域。基地采用“渔光互补”的开发方式,实现了光伏发电和特色渔业养殖相结合。项目年发电量可达6.5亿千瓦时,年实现税收5000万元以上,年渔业养殖收入4500万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万吨。(图片来源:东方IC)
2019年10月7日,在山东临沂兰山区木业产业园,总投资150亿元的20个木业转型升级和园区配套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很多土地指标就来源于“散乱污”企业低效土地的盘活。
作为全国最大的木业产业集散地,兰山区近年来严格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强制性标准,2018年拆除搬迁木业企业1261家,2019年上半年又陆续拆除搬迁831家,其中取缔了相当一部分“散乱污”企业,让低效落后产能退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形成以中高端产品引领产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兰山已连续8年荣登“全国百强区”榜单,今年在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排名中位列第31位,为山东省第3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认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环境质量,势必要对落后产能、落后产业结构做出相应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定力,也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在2019年6月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上,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郑新立表示,据估算,2018年我国绿色经济产值约为6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12万亿元,约占GDP的8%;到2035年,有望达到GDP的10%以上。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的蓝天、碧水、净土。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不是非此即彼、二选其一,而是一枚硬币不可切割的两面。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要以制度保驾护航,实现全民共治,推进绿色发展,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邓浩)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建立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