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麒:儒贾贯通以儒促商

2019年09月17日 08:02   来源:深圳特区报   

  榆次常家是晋商里闻名遐迩的旺族,他们热衷于经商致富以及丰富的商业实践案例无不生动地说明一个道理:不要坐而论道,崇尚空谈,而要扎扎实实地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关涉民生的事情做起。

  在明清的封建社会里,整个社会都崇尚“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人们受其影响,都迷恋仕途,崇拜官场。而山西人却是一个例外,尤其在山西商人中这种崇拜“官位”的人很少很少。山西榆次常家就是一个例子。

  他们对孟子的“义,人之正路也”体味尤深,重商也重儒,追求儒商的大一统。常家在二百多年的经商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儒商结合、道德与商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让后世的人们好生敬佩。

  史料载:常家最初是从太谷迁到榆次车辋村的,刚迁过去时,常家先祖常仲林曾以牧羊为业,发展到第八代常威手上,才渐渐有所起色。但都没走仕途,而是靠经营商业苦苦打拼,筚路蓝缕。先是打卦算命,再后来是在张家口摆摊铺,后来才有恰克图“贸易世家”、从武夷山到欧洲的“万里茶路”……终成山西商人中的有名的“邦国典型”,备受世人瞩目。常家的规矩是:好好读书,但不要书读成了就忙着去做官。经商才是重要的。十二世常麒麟,拔贡出身,品学兼优,但他没有选择官场,而是去做生意。同辈学友多有惋惜,纷纷劝他弃商为官。常麒麟以“子贡作为孔子的学生,学问出众,而却靠经商致富,发了大财”来解释自己的选择。常麒麟的儿子常维丰,在国子监完成学业,由于“学业有成,词章俱美”,自然举荐他做官的大有人在。但常麒麟力劝他继承祖业,经营商业,使得国家富有,自家富足。常麒麟的观点其实正是抓住了儒家学说的核心,切中了当时时政的要害。因为儒家的主流观点是极力主张“民富”的,而且以“民富”作为“国强”的先决条件。

  但山西大商人常家并不是不读圣贤书,相反却对读书很重视,把“读书经商”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据统计,常氏从八世到十五世入邑奍生的就达七八十人,到民国初年,取得秀才、举人、进士资格及出国留学的就有170人之多,可谓既是商业世家,也是文化世家。但常家深知“学以致用”的道理,不把读书当“敲门砖”,而是通过具体的商业活动把书本中讲得十分透彻的道理加以运用,加以传承。如常家十三世常立教就因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接受了新思想,参加了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活动。活动失败后,常立教以“盛世遗民”自称,一面兴办教育,一面经营商业。这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脉相承。常家在二百多年的商业活动中,没有发生一例以假充好的行为,被世人称为“菩萨商人”。先祖常威卖布时,曾经偶尔出现布匹与品牌不一致的情况,他一经发现,便立即主动给客户调换。真正做到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儒贾贯通,以儒促商,这是晋商的特色,也是常家的家风。

  常氏的商业总是在民生日用方面,即便是远赴欧洲贸易,也是以物易物,公平交易。常氏经营纺织业,就在老家车辋村开辟桑园,自己养蚕,用土生土长的蚕丝,作为常氏丝织企业的原料,对质地和品质绝不含糊。常氏丝织企业的产品在山西的口碑相当不错,平遥、文水、交城、榆次的父老乡亲交口称赞,企业购销两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常氏筹资创办敦睦织布厂,并特地请来老师上课,传授技术,先后培养了百余名纺织工人。榆次县老一辈的纺织工人,有不少曾是常氏敦睦织布厂的学徒。自己富了不忘邻里乡亲,重视兴办实业,这正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很好实践和生动诠释。

  榆次常家是晋商里闻名遐迩的旺族,他们热衷于经商致富以及丰富的商业实践案例无不生动地说明一个道理:不要坐而论道,崇尚空谈,而要扎扎实实地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关涉民生的事情做起。

  (作者张麒系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张麒:儒贾贯通以儒促商

2019-09-17 08:02 来源:深圳特区报
查看余下全文